以下为《毕业论文撰写规范(附件6)》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6
海南热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或毕业汇报演出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是教学水平的反映,也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为了统一和规范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保证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 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1.1 论文(设计)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设计)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论文摘要
摘要应概括反映出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以250---350字为宜、外文摘要以250个实词左右为宜。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设计)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
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或者按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编写,采用数字序号分级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报告)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1.4 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毕业论文(设计)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或前言)
绪论(或前言)是毕业论文(设计)主体的开端。绪论(或前言)应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成果;设计和研究方法;设计过程及研究内容等。绪论一般不少于1000字。
1.4.2主体
主体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毕业设计的主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1) 毕业设计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设计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3) 实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毕业论文的主体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1) 毕业论文的选题背景,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2) 毕业论文应包括对所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1.4.3 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是整篇论文(设计报告)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但不加章节号。
1.5 参考文献
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应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1.6 附录
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打印。页边距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
2.3 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要求见相应专业格式规范。
2.4 注释
毕业论文(设计)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须序编列注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2.5 论文印刷与装订
毕业论文(设计)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成一本。
⑴ 封面;
⑵ 目录;
⑶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⑷ 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资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毕业论文撰写规范(附件6)》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