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2849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会写“惯、圃”等12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
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12个字,可分类指导,要着重指导笔顺及关键笔画的书写。“域、惯、溅、魏、搜、蚯、蚓、版、阶”9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圃”字是全包围结构;“盐、蕊”是上下结构。
2.默读教学
提醒学生在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适当加快速度。一边默读一边理顺课文的脉络,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3.阅读理解
在教学时,按以下步骤进行:由标点符号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理清课文说明顺序,把握文章内容;引导自主阅读,培养自学能力;领悟写作方法,促进读写迁移。每个环节紧密相关,逐层深入,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观点。
4.语言表达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一次小练笔。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惯、圃”等12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19个词语。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标点导入,点明观点
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
(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拉直变成“!”)
(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问号!:真理)
(3)理解“真理”: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5)指名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开始时要有亮点,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环节以标点符号“?”到“!”的变换引入,令学生眼前一亮,紧接着自然引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
②先把句子读通顺,再朗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真理 领域 建树 司空见惯 疑问 敏感 提取 明显 无聊 不可思议 吻合
偶然 文献 证据 系统 整理 见微知著 灵感 机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总结观点。这样安排教学过程,思路明晰,有条不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默读、圈画、思考、交流、汇报……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能力也得到提高。
3.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作阅读教学的核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设计了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我安排了自学生字词、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格等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安排了小练笔……总而言之,我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当作阅读教学的核心。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2849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