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塔吊附墙方案交底 副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塔吊平面布置及附墙形式
具体如下图:
17#楼1号塔吊
18#楼2号塔吊
20#楼3 号塔吊
22#楼4号塔吊
23#楼5号塔吊
26#楼6号塔吊
27#楼7号塔吊
3、塔吊附墙点结构处理措施
本工程塔吊安装高度均超过塔吊自有高度,需要附墙,附墙点选择在结构剪力墙上,关于塔吊附墙点结构处理措施如下:
(1)、附墙点所在楼层 2m 范围内剪力墙竖向钢筋提高一个规格且不小于
12mm,水平分布钢筋间距为原设计的 1/2;
(2)、附墙所需螺栓孔应在结构施工时预留,不得使用水钻等工具后开孔;
二、塔吊附着说明
2.1、17#、20#楼QTZ80 (6010-6S1) 塔吊附着说明
所需工作高度超过独立高度时,须对塔身进行附着。附着装置由附着框架、内撑杆、附着撑杆及各连接件组成,附着框架 A、附着框架 B 由 24 套 M24-8.8 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预紧力矩为 520N.m)。附着框架与三根附着撑杆通过销轴铰接,附着撑杆的另一端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耳座通过销轴铰接。内撑杆应尽量保持同在一水平面内,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顶紧塔身四根主
弦。
每根撑杆均由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组成,在其中一段撑杆上每隔一定距离有销轴孔, 另一段撑杆端部有两对销轴孔,安装时将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撑杆通过销轴对接。撑杆上销轴孔的间距小于调节螺杆的调节长度,通过调整撑杆上的销轴位置,再配合调节螺杆从而实现撑杆长度的连续伸缩,如图所示。
2.1.1、安装附着架
1、先将附着框梁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
2、将耳座固定在建筑物上。 如耳座与建筑物的采用预埋方式连接,建议预埋板(用户自制)采用 Q235B 或 Q355B 材质,厚度为 20mm,长×宽不小于 600×400mm。耳座与预埋板的焊接,建议采用 E4316 焊条施某某,焊高 18mm;如耳座与建筑物采用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定位尺寸可根据图 4 耳座底板图进行布置;
3、在地面上将撑杆长度按现场实际尺寸调节好,通过销轴将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耳座连接;
4、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装附着框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发生干涉,可适当调整附着框及内撑杆的安装高度,保证撑杆的水平度不超过撑杆长度的 1/100;
5、撑杆上允许搭设供人从建筑物通向塔机的跳板,但严格禁止堆放重物;
6、用户或安装单位在安装塔机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连接耳座固定处)的承载能力以及影响附着点强度的钢筋混凝土骨架的施工日期等因素预先估计;
7、安装附着架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 4/1000,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下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为 2/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8、附着撑杆与附着框、耳座,以及附着框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并与塔身的腹杆夹紧,各连接螺栓应紧固好。各调节螺栓调整好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是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9、本伸缩附墙计算载荷标准为:工况水平力 120 kN,非工况水平力 270 kN,工况扭矩 247 kN·m;若实际载荷超过本使用说明计算载荷时,请咨询我司进行验算;
10、当伸缩撑杆上销轴孔与销轴间隙>1mm 时,伸缩撑杆禁止使用。
5.1.2、使用范围
1.6m 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可伸缩式附着架包含长短撑杆各两根,长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850~7950mm,短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100~6400mm(这里的撑杆长度均指从附着框上销轴孔到耳座上销轴孔的距离,下同)。附着框上销轴孔的定位尺寸如下图所示。
耳座上销轴孔定位尺寸及基座底板图如下图所示。
2.1.3、附着形式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一如图所示。
撑杆A、B、C、D 的长度分别为L1、L2、L3,撑杆A、D 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45°≤α≤75°,45°≤β≤75°;
(2)三根撑杆长度L1、L2、L3满足:L2长度在4850~7950mm 范围内,L1、L3长度在4100~6400mm 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 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附着点载荷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二如图所示。
撑杆A、B、C、D 的长度分别为L1、L2、L3、L4,撑杆A、D 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35°≤α≤68°,35°≤β≤68°;
(2)四根撑杆长度L1、L2、L3、L4 满足:有两根长度在4850~7950mm 范围内,另两根长度在4100~6400mm 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 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2.2、22#楼QTZ80(6012-6S)塔吊附着说明
所需工作高度超过独立高度时,须对塔身进行附着。附着装置由附着框架、内撑杆、附着撑杆及各连接件组成,附着框架A、附着框架B由24套M24-8.8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预紧力矩为520N.m)。附着框架与三根附着撑杆通过销轴铰接,附着撑杆的另一端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耳座通过销轴铰接。内撑杆应尽量保持同在一水平面内,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顶紧塔身四根主弦。
每根撑杆均由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组成,在其中一段撑杆上每隔一定距离有销轴孔,另一段撑杆端部有两对销轴孔,安装时将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撑杆通过销轴对接。撑杆上销轴孔的间距小于调节螺杆的调节长度,通过调整撑杆上的销轴位置,再配合调节螺杆从而实现撑杆长度的连续伸缩,如图所示。
2.2.1、安装附着架
1、先将附着框梁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
2、将耳座固定在建筑物上。如耳座与建筑物的采用预埋方式连接,建议预埋板(用户自制)采用Q235B或Q355B材质,厚度为20mm,长×宽不小于600×400mm。耳座与预埋板的焊接,建议采用E4316焊条施某某,焊高18mm;如耳座与建筑物采用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定位尺寸可根据图4耳座底板图进行布置;
3、在地面上将撑杆长度按现场实际尺寸调节好,通过销轴将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耳座连接;
4、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装附着框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发生干涉,可适当调整附着框及内撑杆的安装高度,保证撑杆的水平度不超过撑杆长度的1/100;
5、撑杆上允许搭设供人从建筑物通向塔机的跳板,但严格禁止堆放重物;
6、用户或安装单位在安装塔机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连接耳座固定处)的承载能力以及影响附着点强度的钢筋混凝土骨架的施工日期等因素预先估计;
7、安装附着架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4/1000,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下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为2/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8、附着撑杆与附着框、耳座,以及附着框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并与塔身的腹杆夹紧,各连接螺栓应紧固好。各调节螺栓调整好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是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9、本伸缩附墙计算载荷标准为:工况水平力120kN,非工况水平力270kN,工况扭矩247kN·m;若实际载荷超过本使用说明计算载荷时,请咨询我司进行验算;
10、当伸缩撑杆上销轴孔与销轴间隙>1mm时,伸缩撑杆禁止使用。
2.2.2、使用范围
1.6m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可伸缩式附着架包含长短撑杆各两根,长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850~7950mm,短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100~6400mm(这里的撑杆长度均指从附着框上销轴孔到耳座上销轴孔的距离,下同)。附着框上销轴孔的定位尺寸如下图所示。
耳座上销轴孔定位尺寸及基座底板图如下图所示。
2.2.3、附着形式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一如图所示。
撑杆A、B、C、D的长度分别为L1、L2、L3,撑杆A、D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45°≤α≤75°,45°≤β≤75°;
(2)三根撑杆长度L1、L2、L3满足:L2长度在4850~7950mm范围内,L1、L3长度在4100~6400mm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附着点载荷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二如图所示。
撑杆A、B、C、D的长度分别为L1、L2、L3、L4,撑杆A、D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35°≤α≤68°,35°≤β≤68°;
(2)四根撑杆长度L1、L2、L3、L4满足:有两根长度在4850~7950mm范围内,另两根长度在4100~6400mm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2.3.、18#楼QTZ100(6013-6S)塔吊附着说明
所需工作高度超过独立高度时,须对塔身进行附着。附着装置由附着框架、内撑杆、附着撑杆及各连接件组成,附着框架A、附着框架B由24套M24-8.8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预紧力矩为520N.m)。附着框架与三根附着撑杆通过销轴铰接,附着撑杆的另一端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耳座通过销轴铰接。内撑杆应尽量保持同在一水平面内,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顶紧塔身四根主弦。
每根撑杆均由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组成,在其中一段撑杆上每隔一定距离有销轴孔,另一段撑杆端部有两对销轴孔,安装时将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撑杆通过销轴对接。撑杆上销轴孔的间距小于调节螺杆的调节长度,通过调整撑杆上的销轴位置,再配合调节螺杆从而实现撑杆长度的连续伸缩,如图所示。
2.3.1、安装附着架
1、先将附着框梁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
2、将耳座固定在建筑物上。如耳座与建筑物的采用预埋方式连接,建议预埋板(用户自制)采用Q235B或Q355B材质,厚度为20mm,长×宽不小于600×400mm。耳座与预埋板的焊接,建议采用E4316焊条施某某,焊高18mm;如耳座与建筑物采用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定位尺寸可根据图4耳座底板图进行布置;
3、在地面上将撑杆长度按现场实际尺寸调节好,通过销轴将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耳座连接;
4、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装附着框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发生干涉,可适当调整附着框及内撑杆的安装高度,保证撑杆的水平度不超过撑杆长度的1/100;
5、撑杆上允许搭设供人从建筑物通向塔机的跳板,但严格禁止堆放重物;
6、用户或安装单位在安装塔机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连接耳座固定处)的承载能力以及影响附着点强度的钢筋混凝土骨架的施工日期等因素预先估计;
7、安装附着架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4/1000,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下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为2/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8、附着撑杆与附着框、耳座,以及附着框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并与塔身的腹杆夹紧,各连接螺栓应紧固好。各调节螺栓调整好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是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9、本伸缩附墙计算载荷标准为:工况水平力120kN,非工况水平力270kN,工况扭矩247kN·m;若实际载荷超过本使用说明计算载荷时,请咨询我司进行验算;
10、当伸缩撑杆上销轴孔与销轴间隙>1mm时,伸缩撑杆禁止使用。
2.3.2、使用范围
1.6m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可伸缩式附着架包含长短撑杆各两根,长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850~7950mm,短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100~6400mm(这里的撑杆长度均指从附着框上销轴孔到耳座上销轴孔的距离,下同)。附着框上销轴孔的定位尺寸如下图所示。
耳座上销轴孔定位尺寸及基座底板图如下图所示。
2.3.3、附着形式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一如图所示。
撑杆A、B、C、D的长度分别为L1、L2、L3,撑杆A、D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45°≤α≤75°,45°≤β≤75°;
(2)三根撑杆长度L1、L2、L3满足:L2长度在4850~7950mm范围内,L1、L3长度在4100~6400mm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附着点载荷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二如图所示。
撑杆A、B、C、D的长度分别为L1、L2、L3、L4,撑杆A、D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35°≤α≤68°,35°≤β≤68°;
(2)四根撑杆长度L1、L2、L3、L4满足:有两根长度在4850~7950mm范围内,另两根长度在4100~6400mm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2.4、23#、26#、27#楼QTZ160 (XGT6515-10S) 塔吊附着说明
每根撑杆均由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组成,在其中一段撑杆上每隔一定距离有销轴孔,另一段撑杆端部有两对销轴孔,安装时将大小截面不同的两段撑杆通过销轴对接。撑杆上销轴孔的间距小于调节螺杆的调节长度,通过调整撑杆上的销轴位置,再配合调节螺杆从而实现撑杆长度的连续伸缩,如图所示。
2.4.1、安装附着架
(1)先将附着框梁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
(2)将耳座固定在建筑物上。 如耳座与建筑物的采用预埋方式连接,建议预埋板(用户自制)采用Q235B或Q355B材质,厚度为20mm,长×宽不小于600×400mm。耳座与预埋板的焊接,建议采用E4316焊条施某某,焊高18mm;如耳座与建筑物采用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定位尺寸可根据图4耳座底板图进行布置;
(3)在地面上将撑杆长度按现场实际尺寸调节好,通过销轴将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耳座连接;
(4)四根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装附着框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发生干涉,可适当调整附着框及内撑杆的安装高度,保证撑杆的水平度不超过撑杆长度的1/100;
(5)撑杆上允许搭设供人从建筑物通向塔机的跳板,但严格禁止堆放重物;
(6)用户或安装单位在安装塔机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连接耳座固定处)的承载能力以及影响附着点强度的钢筋混凝土骨架的施工日期等因素预先估计;
(7)安装附着架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上塔身轴心线的侧向垂直度允差为4/1000,最上一道附着架以下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为2/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8)附着撑杆与附着框、耳座,以及附着框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并与塔身的腹杆夹紧,各连接螺栓应紧固好。各调节螺栓调整好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是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表1附着点的载荷
(9)本伸缩附墙计算载荷标准为:工况水平力122 kN,非工况水平力 313 kN,工况扭矩380kN·m;若实际载荷超过本使用说明计算载荷时,请咨询我司进行验算。
(10)当伸缩撑杆上销轴孔与销轴间隙>1mm 时,伸缩撑杆禁止使用。
5.1.2、使用范围
1.8m 整体式标准节塔机可伸缩式附着架包含长短撑杆各两根,长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850~7950mm,短撑杆的长度调节范围为4100~6400mm(这里的撑杆长度均指从附着框上销轴孔到耳座上销轴孔的距离,下同)。附着框上销轴孔的定位尺寸如下图所示。
耳座上销轴孔定位尺寸及基座底板图如下图所示。
5.1.3、附着形式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一如图所示。
撑杆A、B、C、D 的长度分别为L1、L2、L3,撑杆A、D 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 45°≤α≤75°, 45°≤β≤75°;
( 2)三根撑杆长度L1、L2、L3满足:L2长度在4850~7950mm 范围内,L1、L3长度在4100~6400mm 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 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附着点载荷
常用附着布置形式二如图所示。
撑杆A、B、C、D 的长度分别为L1、L2、L3、L4,撑杆A、D 与建筑物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边建筑物的距离分别为L5、L6,塔机中心到左右两耳座中心的距离L7、L8。
按图附着布置形式时,该套附着架布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α、β同时满足: 35°≤α≤68°, 35°≤β≤68°;
( 2)四根撑杆长度L1、L2、L3、L4 满足:有两根长度在4850~7950mm 范围内,另两根长度在4100~6400mm 范围内,单根撑杆最大受力≤350 kN。
按此种附着布置形式时,附着点对建筑物的支反力的最大值分别为:
附着点载荷
三、塔吊顶升作业技术要求
3.1、顶升前的准备工作
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顶升横梁防脱装置的销轴退出踏步的圆孔;清理好各个塔身节,在塔身节连接套内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
在顶升位置时的起重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
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的后方(顶升油缸必须位于平衡臂下方);
爬升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度螺栓;
检查、调试并确认顶升机构工作正确、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防脱销装置的使用方法:
防脱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顶升横梁上的插销,二是标准节踏步的防脱插销孔,其使用方法如下:
1)塔机开始顶升加节或降塔减节时,顶升横梁的销轴搁置在标准节的圆弧槽内,须将顶升横梁的防脱销插入标准节的防脱销孔内,且固定在前槽内。
2)在完成一个顶升步骤、顶升横梁要脱离标准节踏步时,须先将防脱销轴退出标准节防脱销孔,固定在后槽内。
四、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1、塔吊附着前,安全部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塔吊使用说明书向相关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文件。
2、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统一指挥,进入施工作业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作业人员必须遵守高空作业规则,严禁酒后上岗,并专人负责监护。
4、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严禁安装或拆卸锚固装置。
5、锚固装置的安装、拆卸、检查和调整,均应有专人负责,工作时应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并应遵守高处作业有关安全操作的规定。
6、各处的销子连接处,必须使用开中销,严禁用铁丝来代替。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塔吊附墙方案交底 副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