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冯某某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第一课时 可敬的劳动者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第九课到第十一课的过渡,第九课说明了劳动对于人类与个人的意义和作用,本课自然过渡到劳动者和劳动成果这一主题,第一部分歌颂了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第二部分分析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劳动成果,如何尊重劳动者。这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课引导学生做快乐的、新型的劳动者奠定基础,在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劳动实践与对社会的了解,因而对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作用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于劳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还认识不足,因此,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劳动者、好逸恶劳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对一些收入较低,需要付出较多的劳动和艰苦的劳动存在厌恶的心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劳动者,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能力目标:能够清楚的认识并抵制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理解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
知识目标:知道各行业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始者,各行业劳动者是平等的。
教学重点难点:
“为什么劳动者可敬”是本节课教学重点。本节课通过各种材料主要歌颂了各行业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只有清楚认识到劳动者的可敬,才能更好为本单元后半部分的学习做出铺垫,树立健康的劳动观。而在讲解此环节中,“劳动不分贵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虽然,各行业劳动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劳动者分工的不同而导致收入、工作环境的差别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容易对劳动的“平等”产生疑问。
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2、讨论法。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到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北京奥运开幕的那个夜晚吗?相信那些精彩的场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将是终身难忘,不过,当这些精彩的瞬间从我们面前闪过时候,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还想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边看边想!
播放《08北京奥运开幕式相册》——回味经典盛况。
多媒体课件展示08北京奥运开幕式相册(略)
教师让学生观看完相册以后,感受每个精彩场面的背后。
设计意图:08**_*开幕式的盛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精彩的场面让很多同学陶醉,让我们记忆犹新,伴随着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以及一系列开幕式的图片的再现,让学们欣赏回味的同时去发现寻找创造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的幕后劳动者,如:建筑工人、演员、军人、志愿者等等。把话题自然引入本节课第一项目主题:尊重劳动者!
二、共同讨论:“身边的劳动者”——引领学生观察身边、体验生活。
多媒体展示问题:请同学们来列举一位你生活中的劳动者,说说他或她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贡献?
学生讨论发言后多媒体展示身边常见劳动者系列图片:
图片主要内容有:
清晨的清洁工人——整洁的城市环境
上学路上的公交司机——快捷的交通服务
建筑工人——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多场所和设施都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离不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我们应该怎样去尊重这些劳动和劳动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人一句,来发起尊重劳动迎接“五一”的倡议!
设计意图:学生将自己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借此机会切合社会热点的话题开展尊重劳动的倡议书,在假期课余时间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 1、劳动者都是平等的
?????????????? ?可敬的劳动者 ?
?2、只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对社会有益的劳动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
3、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