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

本文由用户“woaini10737076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5-22 13:08: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0224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尊重劳动成果 请勿二次传播 违者必究责任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

向党看齐微信公众号

目录

1.胡服骑射 7

2.退避三舍 7

3.一鸣惊人 7

4.挥戈反日 8

5.卧薪尝胆 8

6.纸上谈兵 9

7.枭将东徙 9

8.三令五申 9

9.卫某某惜马 10

10.一狐之腋 10

11.陈云拒鱼翅 11

12.陶母退鱼 11

13.良驹也须缰绳牵 12

14.马上就去 12

15.农夫很忙 13

16.瘦羊博士 13

17.兵败长平 14

18.田忌赛马 14

19.房谋杜断 14

20.贪泉之水 15

21.靠山不靠谱 15

22.心存敬畏方某某 16

23.廉风更使节味纯 16

24.平时自缚手脚 战时必乱阵脚 17

25.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17

26.定力好比XX神针 18

27.廉洁也是一种幸福 18

28.学会取舍 18

29.公孙仪不受鱼 19

30.羊续悬鱼 19

31.近水楼台不得月 19

32.曾子有疾 20

33.洗屋雪耻 21

34.石邑深涧 21

35.郑清臣被贬 22

36.匹布粉条换死刑 22

37.止贿莫轻涓流 22

38.自恃有“伞” 23

39.廉石压舱 24

40.难舍提壶卖浆声 24

41.倾听的魅力 24

42.父子抬驴 25

43.誉人之美不能过 25

44.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26

45.事事不可都如意 26

46.一分之差,天壤之别 27

47.庸人治驼 27

48.冬瓜雕猪砦 27

49.一马失社稷 28

50.吃菜不许过三匙 28

51.善于做分解 29

52.积财不如留德 29

53.公李母量禀教子 29

54.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 30

55.一个环节不能少 30

56.牛画非牛 31

57.苏琼悬瓜 31

58.你的屁股是金子吗 31

59.风起青萍之末 32

60.吹落黄花满地金 32

61.从实战中汲取经验 33

62.路易十六的土豆推广 33

63.理论多些大白话 34

64.献媚者现丑 34

65.驳之再驳 然后施行 34

66.王旦不识“身边人” 35

67.靠山 35

68.愚蠢的“红旗法案” 36

69.卓某某为官 36

70.公孙仪正确计算“腐败的成本” 37

71.看齐的力量 37

72.刘少奇勤于学习被称为“刘九书柜” 38

73.董必武中了秀才不请酒 39

74.毛泽东禁徇私:亲戚排队3天没买到票 39

75.周总理的十条家训 41

76.毛主席7个月不吃肉 识破炒青菜里偷放的鸡汤 43

77.朱德21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44

78.周恩来:对数字不许说“大概” 46

79.XX臻力排万难 带领科技大军造出导弹原子弹 48

80.陈赓创办*** 曾堵厕所逼着周恩来做批示 49

81.周恩来一个个给清洁员、厨师拜年 52

82.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老婆 54

83.要像“苦瓜”一样做人 55

84.开国上将陈某某“被改姓”不改回 56

85.何耀榜司令为战斗拒绝高位截肢保守治疗 56

86.王新亭将军的家规 57

87.不为一台照相机搞特殊 58

88.刘华清力劝弟弟在家种田 59

89.叶挺将军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 59

90.刘伯承:不做“红墙里的贵族 60

91.王必成将军下部队的“罢宴风波” 61

92.刘华清上将为何两次“走后门”? 62

93.宛希先坚决跟着毛委员干革命 62

94.官兵要有盐同咸 63

95.李先念下连队检查工作自称是通讯员 64

96.多干别人不愿干的事 65

97.杨业功拒纸 66

98.灭掉公家的蜡烛 66

99.为官清廉不患贼 67

100.独一无二做自己 67

101.两手只要两匹绢 68

102.多一些风云气 68

103.多做“无当时誉”之事 69

104.多些“一员官” 69

105.颜杲卿怒斥安某某 70

106.倔强之中的妩媚 70

107.康熙敬酒 70

108.不看来头不耍滑头 71

109.为官清廉不患贼 72

110.不忘初心“宁作我” 72

111.“巧言令色”留心眼 73

112.为官当“知恶能去” 73

113.唯不安者可以安 74

114.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74

115.“关键少数”关键在定力 75

116.“卫某某爱马” 75

117.画人要画手 75

118.拒绝廉价 76

119.晏子逐高缭 76

120.绰号之中见端倪 77

121.献媚者现丑 77

122.应某某“瓜田李下”之嫌 77

123.学范蠡“好行其德” 78

124.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78

125.浮躁,成事之敌 79

126.患莫大于“有所恃” 79

127.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80

128.“千轴不如一书” 80

129.善用兵者蓄其怒 80

130.身正何某某“贪泉” 81

131.勿让迷信迷失灵魂 82

132.警惕“糖弹”陷阱 82

133.坐上位子就得挑好担子 82

134.“解带围城” 83

135.正考父自儆犹可效 84

136.范仲淹罢庸吏 84

137.为官莫某某“两头探” 85

138.最是“崖岸”心难越 85

139.“刘基解字” 86

140.枫不经霜叶不红 86

141. “生木造屋”要不得 87

142. 粗枝大叶害死人 87

143. 人心之变 88

144. 眼中有敌才能战场无敌 88

145. 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89

146. 装糊涂不是“难得糊涂” 89

147. 有事钟某某,无事夏某某 89

148. “附加值”里有学问 90

149. 人才放错了位置就是庸才 90

150.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91

151.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91

152. 陋心不破则陋规难除 92

153. 省此一物不为少 92

154. “智而不明”非明智 92

155. 不该负的是哪个“义” 93

156. 最是“远离”智慧长 93

157. “胡子将军”孙某某 94

158. “一把手”部队 94

159. 没有机动就没有主动 94

160. 驭寸心如六马者可免过 95

161. 左右失和多失利 95

162. 得寸进尺效应 96

163. 赵匡胤奖励顶撞者 96

164. 朱温悉擒应声者 97

165. 南风效应 97

166. 用人非私于理 98

167. 宋太宗自认不如唐太宗 98

168. 多想想他人之忙 98

169. 筑牢“不想”的思想堤坝 99

170. 向死而谏社稷心 99

171. 战俘为何少7千人 99

17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00

173. 满腹皆书亦能害事 101

174. 岂能美恶皆言好 101

175. 行廉与心廉 102

176. “曲突徙薪”与“焦头烂额” 102

177. 钓之务不在芳饰 103

178. 拒重金叹失鱼 103

179. 背着“黑锅”前行 104

180. 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 105

181. 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105

182. 涵养静气重在自律 106

183. 得人之道在于识人 106

184. 邀功之风不可纵 106

185. 会说或是祸心的“伪装服” 107

186. “奖激”正则气节盛 108

187. 常某某“无病之病” 108

188. 每日“打算一遭” 109

189. 得罪点人比群众骂我们要好 109

190. 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110

191. 把手间,消融几许异同 110

192. 练兵备战要画好“工笔画” 111

193. 不可“讳而近愚” 111

194. 挂帅出征先得自身过硬 112

195. 假的终归是假的 112

196. 做减法更能让灵魂成长 113

197. “看见”不是“观察” 114

198. 没工夫抱怨 114

199. 装糊涂不是“难得糊涂” 115

200. 万事从来贵有恒 115

201. 百斤黄金购药方 116

202. 秀才买柴 116

203. 莫以私憾坏公事 117

204. 会说话者不Up嗦 117

205.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118

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一鸣惊人

相传楚某某(另一说为齐某某)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4.挥戈反日

周武王在孟某某(在今河南XX)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

5.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某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6.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某某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某某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某某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要大胆勇敢地去实践。

7.枭将东徙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 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某某。”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某某。”鸠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_**讨厌你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

8.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严格的纪律,是胜利的保证。

9.卫某某惜马

卫某某初入宫某某,被安排到建章营当马夫。汉武帝有一次打猎时,一箭就射中了马的咽喉,随行的羽林军纷纷夸赞汉武帝箭法精准。唯独身为马夫的卫某某喊道:“陛下不能杀马啊,陛下你射杀的是建章营的军马啊!”说着,立刻跪下来为马某某,并不停地哭诉。汉武帝很奇怪就问他缘由,卫某某解释说,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是因为匈奴人爱自己的马,而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汉朝只会把公主送出去和亲换取和平。汉武帝听后十分惭愧,后来逐渐发现卫某某能力出众,便对卫某某委以重任。卫某某果然不负众望,后来带领汉军大破匈奴,为稳固汉朝北部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虑问题高度决定着出路。

10.一狐之腋

赵某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某某,喜欢直谏。周某某死后,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再也听不见像周某某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要珍惜敢说真话的人,鼓励部署说真话。

11.陈云拒鱼翅

一次在浙江XX,地方上的同志想给已退休的陈云增加点营养,他们清楚陈云不会同意,于是决定来个先斩后奏。中午,在原来一荤一素之外加了一小碗“鱼翅”。吃饭时,陈云发现多了一个小碗,就问:“那是什么?”工作人员回答是“鱼翅”,老人家摆摆手,平和而坚定地说:“不需要,我吃的营养足够了。”秘书和地方的同志一起做他的工作,但都失败了。饭后,陈云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太贵了,吃不起呀!”稍后他又说:“今天吃了,哪怕是一点点,以后他们就会找借口给我做;这次浪费了,他们就不会给我做第二次了。”就这样,陈云给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哲学课。(桑林峰)

12.陶母退鱼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一则陶母退鱼责子的故事读后很受启发:“陶公少时,作鱼梁某某,尝以柑湂饷母。母封湂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耐增吾忧也。’”意思是说,晋代名臣陶某某年轻时曾任XX某某。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让陶某某深受教育。陶母退鱼责子,体现了一种非常正直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表明自己“不吃鱼”,言传身教,并写信提醒督促,颇有“咬耳扯袖”的意味,也印证了“家风”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彭某某)

13.良驹也须缰绳牵

在《克雷洛夫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骑师历尽艰辛驯出了一匹良驹,它特别能领会主人的意图。骑师认为自己驯出来的好马,没有必要再加缰绳,于是便将马的缰绳给解开了。开始,这匹马还能听主人的使唤,按照主人的意图奔跑,但终因其长期失去缰绳的束缚,野性大作,忘乎所以,肆无忌惮地狂奔起来。骑师也束手无策,被摔下马背;那匹马也由于无所拘束,跌落山崖而死。这则故事启示世人:良驹也须缰绳牵,才能安全不出事。(卢某某)

14.马上就去

电视剧《亮剑》里有个情节,李某某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分队,挑选会XX的战士。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某某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的确,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完成时期,但如果我们用“马上去做”的思维去对待,就会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赖某某,张某某)

15.农夫很忙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要去耕地,当他走到田地时,却发现柴油机没有油;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突然想到家里的猪还没有喂,于是转身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种着的马铃薯,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就又走到马铃薯地里去;途中经过柴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这个农夫最终油也没加、猪也没喂、地也没耕……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反观当前,有的单位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每天看似很忙,各项工作非常多,但年底总结时却和这个农夫一样,成绩很少,工作能力也没有多大提高。(单某某)

16.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甄某某任XX从事,因清廉有为,被征拜为太学博士。每年岁终,皇帝都下诏赐给每位太学博士一头活羊。因羊有大小肥瘦,怎么才能分得公平呢?有人建议杀羊分肉,有人建议抓阄分羊。甄某某觉得这都不妥,他不声不响地顺手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众博士于是不再争执。后人用诗称赞甄某某:“多少安.长苦吟客,瘦羊博士最风流。”“瘦羊博士”发扬风格,破除私心,成全公义,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徐某某)

17.兵败长平

公元前260年,赵国用赵某某代替名将廉颇出任赵军主将,与秦国在长平展开决战。赵国惨败,40万大军被坑杀,从此国力转衰、一蹶不振,最终被秦国吞并。赵某某也因只会“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赵军兵败长平,赵某某指挥不当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也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刘某某)

18.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三场比赛,场场失败。后采取孙膑建议,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连胜两场。比赛之所以取胜,是因为孙膑根据双方的不同情况,制订了有利于己的策略。作为指挥员,应该具有这种因敌而变、机动灵活的“诡道”思维。(曾从华)

19.房谋杜断

唐太宗有两个宰相分别是房玄龄和杜某某,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但往往不能作出决断,而杜某某一作分析,就能立刻选出来一个最好的办法来。因此,遇到什么问题,唐太宗总会把他们两个人请来一起想办法,为自己省去了很多时间,然后自己消闲的去喝茶,二人如同唐太宗的左右手,辅佐他成就了“贞观之治”。放眼历史,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靠正确用人和合理分工而走向壮大的?(张某某)

20.贪泉之水

《清廉文鉴》里有一则典故,传闻饮过贪泉之水的人便会贪婪成性,所以到当地做官的官员都会绕过贪泉进城。但吴隐之不但到过贪泉,还饮贪泉之水,但他在任期内确实做到了坚持操守,廉洁自律,成为一代良吏。由此看来,为政者的贪或廉不在乎饮什么样的水,而在于内心中如何权衡公与私,在实践中如何践行公与私。只要怀有不谋私利之心,就是面对再多“贪泉之水”也能洁身自好、不改初心,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曹某某)

21.靠山不靠谱

唐玄宗时期,太常卿张某某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与安某某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有谋反之心,到时会连累你的,你千万不可靠山(指安某某)!”张洎听了劝告,与安断绝了往来。不久,安某某果然起兵反唐。后来,张洎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他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一个萝卜拔出来,往往带出很多泥,一棵大树倒下来,总会压倒杂草一片,很多事例表明,那些处处找靠山、投靠山的人,不仅不能走向正途,还会因靠山倒台走上不归路。

22.心存敬畏方某某

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谁人最快乐,应者中,有说金榜题名,有答功成名就,还有说富甲天下。大臣万某某答道,畏法度者乐。太祖大悦,赞万某某“见解甚独”。万某某的回答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大凡畏惧法度者,必然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不会像那些做了违法乱纪的事的人那样担惊受怕,自然就吃得香、睡得稳,这样的生活岂不快活?反之,那些贪赃枉法者,平日里极尽挥霍享乐,非但不快乐,反而连夜里都会做噩梦。

23.廉风更使节味纯

东晋名将陶某某,年轻时曾在XX做“渔梁某某”。一次,他的部下送其一坛糟鱼,陶某某捎给母亲。陶母收后不喜反忧,叫人带回,并附信责之:“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领导干部关心家人、帮助亲人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节日当敛财日,搞“前门当官,后门开店”那一套。

24.平时自缚手脚 战时必乱阵脚

三国XX之战,曹操与周瑜陈兵对峙。号称拥有80万大军的曹操鉴于北方士卒不习惯坐船,下令将舰船首尾连接固定起来,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然而,就在曹军自鸣得意之时,一把大火让连接舰船的锁链瞬间成为索命的“绞绳”。

25.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康熙年间,有一次,广西巡抚陈元龙给康熙奏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作主。羊斟故意赶着华某某乘坐的战车闯入郑军阵地中,郑兵一拥而上活捉了华某某。失去了主帅的宋某某,自然乱了阵脚,大败而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对于这些私隙、私怨甚至私仇,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早冰释前嫌。即使一时化解不了,也不能以私憾害公事。

会说话者不Up嗦

相传欧阳修担任翰林时,曾与同事出游,在街上遇到一匹奔马踏死了一条狗。欧阳修提议大家用简洁的话来叙述此事。一人说:“有犬卧于某某,逸马蹄而杀之。”一人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说:如果让你们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他仅用了6个字,就把事情说明白了:“逸马杀犬于某某。”字数却比前两人少了一半。

其实,说话该短不短,恰恰是没水平的表现,会说话的人从来不说Up嗦话。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中,马谡是诸葛亮身边爱将,北伐时,诸葛亮委马谡以重任,马谡却因骄傲自大丢了重要关口街亭。为严肃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上表自降官职。如此从自身严起,使得法无偏私,有力地维护了军法尊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法能不能制己,能不能制住身边人,决定了其具备不具备威信威严,也决定了其最终会不会成为“稻草人”。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观影《爱廉说》有感
  2. 习近平论学习榜样(2016年)
  3. 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
  4.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5.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分课知识点归纳总复习
  6. 约分教学设计
  7.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以上为《0224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