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自爱、自尊、自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三章
自爱、自尊、自信
第二个题目:自爱 / 自尊 / 自信(Self-Love, Self-Esteem)和头一个题目一样流行,而且两个很有关系。似乎所有的心理书藉,都告诉你:你的问题都是父母对你不好,所以影响你的自信不够;又因为自尊低落,所以你有不良的行为。
在国外的教会里,自爱 / 自尊 / 自信和类似的谈论到处可见,流行到一个地步,没有人疑问它是否真理,似乎它不但来自圣经,简直是圣灵所结的果子!例如《爱家杂志》介绍杜某某(James Dobson)博士的《转过弯,一样有路走》,说:「本书提供一套…策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有了这两项武器,孩子就可以抵挡社会中…各种打击与挫折。」至于国内基督徒,想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定义和名字
(一)定义
Self-Esteem 一般被翻译为自尊或自信,但是Esteem 这个字是敬重之意,所以 Self-Esteem 应该是自我重视、自我抬举、自我欣赏、对自己有好感、等等。它的定义是什么?《新闻周刊》(Newsweek)报导:「调查过一百位教员的意见之后,得到二十七个完全不同的答案,所以全国会议没有办法同意于一个定义。」2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专家们的意见看出一点眉目:
自尊/自信权威,心理学家布雷某某(Nathaniel Branden)说:「自尊/自信有两方面,就是认为自己能干和觉得自己有价值,所以就是自我信任和自我尊敬。」他解释说,一个人必须自信,觉得自己胜任去判断事情,知道他的判断原则是对的;另一方面,他必须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他的道德原则是正确的,配得到一个快乐的生活。
(二)名字
除了自尊(self esteem)、自信(self confidence)、自爱(self love)之外,还有几个名字,好像是一套的,常常跟着来的:
1.自我价值(self value):一个人要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之意。
2.自我接纳(self acceptance):很多人常说,"我不能接纳自己",但我们要问:你不能接纳的是什么?基督徒不是盲目去接纳自己。
3.自我形像(self image):就是自己怎样看自己的意思。
有需要否
先让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说:我们要鼓励人要有"自信自尊"?
(一)心灵控制物质(mind over matter)
原来一般人都是这么想:如果一个人有自信,自我形象很高,这样他就有好的行为;没有的话,就有不好的行为。所以,现今在美国,随便找一个学校,老师们大概都会告诉你,如果学生成绩不合格,吸毒;或者说那些十几岁的少女,没有结婚就怀孕,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都是因为学生的自信不够,他的自尊低落,他们的答案似乎千篇一律。
为什么一个人觉得自己好,就会变好?觉得自己能干,学习就会进步呢?觉得自己有价值的话,他就会有好行为呢?某心理学家有一个典型的答案:「思想可以创造现实……如果我们相信一件事,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我们就会按照它而行动。」5换言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良善的,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良善,如果我们自信聪明,学习就自然进步。
他们是说:你相信什么,你心灵里就会有一种力量,于是事情就按照你的信念成就。换言之,你的心灵可以控制这个物质世界。实际上,这个思想就是新纪元的"心灵控制物质"观
念。当然,因此慢慢有很多邪术出现。所以讲到最后,"自爱、自信、自尊"这些事情和新纪元运动是扯上关系的。
(二)本来自信十足
那么我们是否急需培养人的自尊自信呢?有一位非基督徒心理学家,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教授,研究后写了一本书,叫《积极性的幻想》,6 书中主旨说:自尊虽然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f denial」!
我每次看到中国基督徒心理学家说:「我们不要自我否定,那个不是圣经教训。」我真是想请他先弄清楚再发表高论。可惜,在美国的基督徒心理学家也一样反对self-denial,因为自尊/自信/自爱观念,根本没办法和圣经「舍己」的教训融合。
「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某某7-8) 所以,不是说自己要有一个很好的形象, 常常赞赏自己,而是要常常对付那个「己」,也就是舍己的意思。
结论
心理学是一个高举自我的世俗哲理,和圣经教导水火不相容。
——选自张某某博士《今天教会所面对的危险》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自爱、自尊、自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