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准则精神解读

本文由用户“wangleaishang0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4-27 14:02:3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廉洁自律准则精神解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廉洁自律准则精神解读

杨某某

国家***教授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讲一讲关于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在今年10月22号,中央发布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一个关于基本精神方面的解读。第一个,对共产党员包括党的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准则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至今的;第二个,廉洁自律准则的核心是坚持“高线”标准;第三个,对于普通党员的要求;第四个,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

一、廉洁自律准则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问题,廉洁自律准则的前世今生,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共产党是先锋队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从党章规定和其他的党规党纪来看,一直都很严。从成文的规定来看,第一个我们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的规定是1997年发的这个文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试行,廉洁从政准则当中对党员领导干部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禁止,有六个方面的负面清单,共涵盖了30个不准。如今有一个词汇经常在用,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正面清单是将哪些事情能做,负面清单讲的是哪一些事情不能做,从1997年开始在当时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试行规定当中就已提出了30个不准的负面清单。1997年的试行规定从题目上就能够看出来,它针对的对象不是普通党员,而是党员领导干部,所以,既然是领导干部,那他就要有权力,用权力,所以其核心关键词是廉洁从政,主要是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掌握权力、运用权力和监督权力等方面的六个禁止和三十个不准,这是1997年。

紧接着,2010年,在四年多以前,这个规定就变成了第二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二字被去掉了,因为从1997年以后我们经过了近十来年的试用,认为条件已经成熟,规范也可以定下来,所以,就不再用试行,而直接用廉洁从政准则。而廉洁从政准则在负面清单上增加了两大类,从六个禁止上升为八个禁止,其中具体涵盖52个不准,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假公济私、贪赃枉法,一条一条地规定出来,这是2010年的规定。2010年的规定和1997年的规定的变化是根据十来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增加了一些新的行为种类和禁止性要求,其内容更丰富,涉及的面也更多更具体,所以六个禁止变成了八个方面的禁止,30个不准上升为52个不准,涵盖了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的方方面面,可算是包括全面。但这两个准则与试行准则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指向党员领导干部的,普通党员不包含在其中,而且另外一个特点是它还是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出现的,哪些事不能做,大类分为八个方面,小的共52个,所以1997年的规定和2010年的规定是同一个思路,也是同一个方向,只是内容多与寡的区别问题。

但今年10月22号,新修订的准则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比较大,今天讲的主要就是这个(内容),它叫《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一共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规定。首先,它讲的是共产党,就不仅仅是1997年和2010年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所有共产党党员,包括普通党员,都受这一规则的约束和规定。

第一,四个方面的坚持。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是解决公私关系的;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和干净做事,讲的是廉洁与腐败的关系;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讲的是俭与奢的关系;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第四个坚持是苦与乐的关系,准则的写法,今年10月22号发布的规定与以前的两个规定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四个坚持,还有四个廉洁,这是对所有党员提出来的。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这与以前的两个规定中的“从政”是一致的,四个廉洁主要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而四个坚持,除了党员领导干部,还包括普通党员,所以四个廉洁当中的第一个是廉洁从政;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只有党员领导干部才能用权;廉洁修身,这是以前所没有涉及到的,过去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尤其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指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在主观世界要改造自己、约束自己,要把自己修炼得更为高尚、更为有道德,更为符合共产党对党员的要求;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这就涉及到领导干部与其亲属关系问题,包括直系亲属及其他亲属关系。所以,既有从政的,也有用权、修身、齐家的,老话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句话的其中的两句就直接写进了今天的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所以,今年发布的廉政准则与以前的都有所不同,原来的六个禁止、八个禁止、30个不准、52个不准,今天变得非常地简单明了,共八个方面,再没有30个、52个,负面清单在今天的新准则当中没有了,它是从正面来讲我们提倡什么,坚持什么,我们要干什么,而不是用负面清单的形式来规定什么事不能干,哪些方面是禁止的,禁止了以后哪些事情是不能干的,它再不用这种方式,其规定方式已完全变了,这种变化有其深刻含义。

二、廉洁自律准则的核心是坚持“高线”

(一)“精神渐渐放下了”的挑战

第二个问题,坚持“高线”,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共产党普通党员在廉洁自律准则上,这一次修订的新规的核心之意是要对党员坚持高标准,即“高线”。

第一,我们面临着“精神渐渐放下了”的挑战。何为“精神渐渐放下了”?借用了当年毛泽东同志跟黄炎培老先生在*_**关于执政周期律的变化,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对话,很多领导干部对这个对话有所知,有的还非常熟悉。黄炎培当时跟毛泽东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一个新生的政权兴起时,它会生机勃勃,大凡初时聚精会神,在刚开始时会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这就是一个政权兴起的时候,生机勃勃,所以,古语叫“其兴也勃焉”,后来有一句话,随着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所以后来环境发展了,环境好了,条件也好了,社会也进步了,生产力也提高了,怎么办?人们就把初时的精神渐渐地放下了,所以他后面有一句话,“其亡也忽焉”,一个政权兴起的时候生机勃勃,其兴也勃焉。灭亡的时候也很快,一下就下来了,所以,其亡也忽焉,这是执政周期律。黄炎培问毛泽东,共产党将来做了天下执政建立了新生的政权,其兴也勃焉,但按照常规,按照历史周期律,以后党员干部、党员的精神会渐渐放下,你怎么能避免不走这条老路?共产党怎么能跳出执政周期律?这是当年黄炎培跟毛泽东同志在*_**的一段对话,这里面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命题,我们初时聚精会神,从革命开始,无论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建国初期我们都是生机勃勃,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高高某某举起来。随着执政时间越长,现在已经66年了,66年执政以后,是不是在不同程度上也面临着一些党员,还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就慢慢地淡化,甚至丢失了,精神渐渐放下了?这个现象在现实当中是存在的。有一些党员,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今天就缺少理想信念,他就面临着精神渐渐放下的问题。自十八大以来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过程当中,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都会发现人绝大部分是精神渐渐放下了,甚至没有了精神,这就是共产党面临的挑战。所以,要不解决这个问题,不把精神渐渐放下了的问题的这个挑战解决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江山永固就存在着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精神渐渐放下的问题。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这就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廉政准则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党政准则是规矩,是规定,是规则,所以,这个意义上而言,它是依规治党,依规治党员(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所以,从严治党首先是依法、依规、依纪,依党规党纪来治理,否则拿什么治,但规矩是底线,在规矩之上,其核心,中间所包含的核心内容是德,德主要是两点,第一是理想信念,第二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理想信念是核心,如果理想信念能解决好,我们就能够解决精神渐渐放下的问题,所以今天的廉政准则讲的不但有法、有规、有纪,而规和纪的内容中有德和理想信念。在这一次10月22号发布的规定当中,八个方面的要求都是从正面提出来的,提倡什么、坚持什么、要干什么,在前面有大段的文字是关于理想信念的,我们来念一念,看一看。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第三个,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段抬头讲了五个问题,第一是理想信念,第二是根本宗旨,第三是优良传统和作风,第四是道德情操,第五是传统美德。这五个方面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就属于德,属于共产党的德,所以,准则是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的结合。围绕着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情操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不能仅仅看后面这八条,前面总则的抬头就是当头棒,里边的内容也能够体现出来,“四个必须”就是指这些内容。在规则当中,一般不这么写,前面那些准则都不写准则,就写负面清单,哪些事不能做,而今天的准则写的是你应该有什么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那共产党最大的高标准是什么?就是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以及道德情操等这些内容。所以,它拿这个来统领整个规定,这才是很重要的。

三、党员廉洁自律

(一)如何处理“公与私”关系

第三,党员廉洁自律,普通党员和领导干部应干什么,先是这一条。第一,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在廉政准则的八条规定当中的第一条就出来了,它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三句话,两项内容,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种要求,这么多年来已经很少听到了,几十年以前倒是经常听到。所以,重新把这写进去,拎起来,大声齐鼓地呼吁,光这三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公私要分明,能做到吗?作为一个党员,所有的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要做到公私分开,客观而言,公是公,私是私,私不能占公的便宜。那有人就说了,公占私的行不行?党员廉洁自律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可以的,比如有的人去办公事,他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去办公事,这是允许的,至于你干不干,这是另外一回事,至少你不违反党员廉洁自律,但倒过来讲,如果私想占公的便宜,这是公私不分明。如公车私用,算公私不分明,你是一个有职位、有公车配备的人,或是你有用公车的机会和资格,那这个公车是不是每一处都用在公事上,如果你都用在公事上,公是公,私是私,你办你家的私事,那你应该开私家车去,或是打车、坐公交去。

那今天凡是配了有公车的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公私都分明?有没有在用公车办公事的同时又夹杂着一些私事在里面?私事在用公车时算不算公私不分明?我们经得住这样的拷问吗?所以,不要小看了三句话,两层意思。第一句话是当头棒,这个当头棒打出来,所有的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能够严格地做到公私分明,我们还是需要做很大努力的,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说完了就完了,这是第一棒。

第二,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是一个意思。公私分开,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当公与私有利益冲突时,怎么办?利益冲突是这次党规党纪、准则和处分条例修订时必须面对的一个正面回答的问题,个人利益会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过去讲国家、集体、个人,这是三个利益主体,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公与私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在准则中提出的第二层意思,即第一条如何处理公私关系的第二层意思便指此,要先公后私,而且要克制自己、压制自己去服从公共利益。党员的要求回到了共产党纯洁性,共产党的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保障的原点上,那当个人利益和公家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能做到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是这几十年以来对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老百姓能够看到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这是公事,公共利益。国家大的建设项目要从这儿过,修公路、修高速、修机场,这是公共利益,那这个村里的普通老百姓放在一边不说,他有他的标准与准则,但作为党员,作为村支书该干什么?你在个人利益和公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是带着群众,带着村民去争、抢、闹、对抗,还是去干吗?这种事情现在随处可见,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都把这忘掉了,他只维护自身的权益,我的权利被侵犯了,我没有拿到相应的补偿,这对于老百姓,对于普通群众而言,他依法依规保护自身权益,这是对的,但对于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你应该站在什么角度,你在平衡公与私的关系时,甚至要求连一般的党员都要做到先公后私,那你是不是应该先让,是不是先考虑建设项目的问题,先考虑拆迁补偿的问题,占用的问题,项目建设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在哪儿都能看到相应的痕迹,真的把这条细化到工作和生活当中,一点一点地去落实,那我们都做到了,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先进性就实实在在地表现得出来。

(二)如何处理“廉某某”关系

第二,如何处理廉某某的关系。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崇尚廉洁,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要拒绝腐败,拒绝腐朽,拒绝腐烂,怎么做?它讲了两个,第一个是做人,第二个是做事。做人要清白,做事要干净,事当然是指公事,做人得清白,怎么样的人是清白?不能违反规定去攫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过去中国人讲君子爱才,取之有道,道即清白,党员能不能做到清白做人,坦坦荡荡,表里如一,这是做人。我们经常讲这个人好,这个人不好,根据什么?所有人都有眼睛,心里面都有一杆秤,这个党员,这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做人清清白白,干干净净,他做人的品德如何,他的道德水准如何,他的伦理道德在什么位置,现在经常有一个词是道德高某某、道德洼地,那共产党对于党员的要求也应该在道德的高某某上,而不能在平地上,更不能在洼地里。见到利益,真的比谁都厉害,那是清白吗能占便宜的地方,你尽可能去占,这是清白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领导喜眉笑眼,对群众横眉怒眼。群众的事不办,下面搅拌的事情跑得比谁还快,这样做人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经常讲人品,它是由品格、品德和品质来组成的,但做每一个具体的事情时不能有贪腐的性质,经济上、财物上、利益上,不能占任何不利之财、不义之财,这是干净做事。为什么党规党纪中会规定,比如一个共产党员去偷东西,被派出所抓了,那做人就有问题,人品有问题,那就不叫清白,你不但违反法律,还违反了党员廉洁自律,如果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给你作出了相应的处罚,根据这个处罚,党纪就可以处理你,在核实以后对你作出处理规定,因为你既违反了国法,同时也违反了清白做人的党纪。

(三)如何处理“俭与奢”关系

第三,如何处理俭与奢的关系。廉洁自律的规定对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处理俭与奢的关系上也是三句话。尚俭戒奢,离骄奢淫逸远一点,不要靠近它。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三句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从理想信念、观念和认识上,你的价值观应崇尚的是勤俭,崇尚的是艰苦朴素,崇尚的是节约勤俭,应好这头。而对于奢侈、骄奢,不应该崇尚它,不要看人家有多少钱,人家戴了多少克拉,人家穿的是什么衣服,人家到国外去旅游,人家把孩子送出国,你比什么!对于共产党员而言,你崇尚不应该是这个,而是崇尚节俭,这很重要,这个要求就变成了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涉及到。今天拿这些规则来面对今天的生活,每一个党员、每一个群众、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星星点点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还有很长的距离。

比如人家开20万的车,你也要买20万,不行的话,就买30万,普通老百姓这种事情现在已经不少了,能买20万,他会加点钱,想办法超前消费,买30万的,他认为这样可以保证他的车不落后。再过多少年,在车报废之前这个车能够拿得出手。拿得出手的意思是这个挺好看,是奢非俭,这比较有面子。那普通大众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这难道不会影响党员吗?党员在大众中也是这个想法吗?是不是也崇尚这种?这个问题就真的值得问一问,查一查了,有没有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四)如何处理“苦与乐”关系

第四,如何处理苦与乐的关系。准则也是一句话,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种话在几十年前经常讲,最近一二十年不太讲了,但今天党又将它强调出来,我们又将它列为准则的规定。在苦和乐的关系当中,党员应该干吗?作为一个准则,我们要求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甘于奉献,何为甘于奉献?你奉献了还很愉快,你愿意,你做了以后就很高尚。这些规定似曾相识,过去我们讲共产党员先进性组织,有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尤其是先进性,先进性是体现在党员和普通群众上的,比如财产分配、福利享受、救灾物资、生活困难、补助这些问题,有没有有些党员,甚至是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个叫吃苦在前吗?是不是应该拿这个标准来讲,可以讲得很具体,是不是应该当群众都搬进了房子,都群众都享受到相应待遇时,然后你再搬进房子,你再享受?比如灾后重建,不仅是地震的灾后重建,还是泥石流的灾后重建、火灾事故的灾后重建、爆炸事故的灾后重建,你作为一个党员,要让普通群众先去得到安置。分三批才能拿到房子,我们才能搬进住的新居,第一批你就跑进去了,因为你是党员,因为你是官,你近水楼台先得月,你是那个部门的头,相关的部门在分配时,你给他打个招呼,他就先给你了,你也是灾民。拿党员准则而言,你是不合格的,你应该做的是让普通群众先搬进去,普通群众第一批搬完了,第二批还没有搬完,接着搬,搬完了以后剩下的你才进。这才能体现党员和普通群众的关系,它叫先进性。凡是涉及个人利益的事让给群众,所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绝不是一个随便说说的话题,这“四个坚持”,处理这四个关系是对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党员能做到,党员应该做到,党员领导干部也应该做到,更应该做到。这是第三。

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一)公仆定位

第四,廉洁自律准则中还有一个问题是专门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来的,非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规是不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如何做到廉洁自律?也是四个方面。

第一,给公仆定位。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你是领导,领导就得从事行政和政务的管理、权力的运用,社会的治理。整个活动是从政,那这个从政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是,你的定位是公仆,过去毛泽东讲的为人民服务,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党员领导干部是代表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地位我们从来没有变过,但我们有时强调,有时不那么强调,***,我们是不是还能守得住、挺得起公仆的定位?这不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当中对领导干部的第一个根本要求是公仆定位,能否做到公仆,公仆应怎么对主人。

党员领导干部应怎样对群众?在处分条例中规定,禁止办事的公务员或领导干部吃拿卡要,当事人来办事,你能办不办,拖延、塞责、推托,把责任推给别人,把方便留给自己,你是公仆吗?你是这个定位吗?所有的材料都要当事人来提供,你自己不进行、不努力、不审查、不核实,这不是公仆定位。所以,在行政审批(时),有一些有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在审批当中到底要干吗,为什么纪律处分条例中会规定,吃拿卡要作为违反党规党纪是要处分的,因为在这里已经把自己变成了老爷,我有钱,你来求我,你就得给我好处,你不给我好处,我就不给你办,这显然脱离了公仆本色。

(二)行使权力

第二,对于行使权力。当官的才有权力,党员领导干部才有权,要求权力的行使是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何廉洁去用权?要去维护人民的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它深化、细化、具体化,这就行了。这是这一次廉洁自律准则的最大特点,很容易也很明确,都与日常的行为,包括工作、权力行使、服务和生活,包括家庭生活都有关,对家庭而言,至少有两条。第一条,树立良好家风;第二条,思想道德境界要高。当然,思想道德境界不止是在这个方面,比如党纪处分条例中说,与人发生不正当形成关系就要开除你、处理你,因为你思想道德境界很差,你不但不是中地、高某某,简直就是个洼地,你违反了党员廉洁自律准则,条条都可以分析出很多具体问题,所以,今天讲的中国共产党的廉洁自律准则,这一准则真正体现了简便,容易记,容易掌握,也很好理解,不负责,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施,如何将它具体化,以一个一个的行为来参照、对照的问题。

我总结一下,关于廉洁自律准则共讲了四个方面:第一,准则的前世今生,演变过程值得我们注意;第二,准则体现的是共产党员的“高线”标准,不是中线、更不是低线;第三,对普通党员的要求是四个方面;第四,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公仆定位、行使权力、品行操守和良好家风。加起来共八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是八个方面,对普通党员是四个方面的要求,简单明了。我们要讲的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廉洁自律准则精神解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