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陋室铭 同步作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本文由用户“yxw290640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21 12:07: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17 陋室铭 同步作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答案】B

【解析】A项设置了不合逻辑类语病,“汽车本身的状况”可能好也可能坏,属于两方面情况,而“保证行车安全”是一方面情况,二者不能呼应。C项属于结构混乱类语病,前半部分的主语是“人们”,最后一个分句出现了“被”字,反客为主,主语被偷换成了“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去掉“被”,应是“人们对训练忽视”;。D项设置了表意不明类语病,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有歧义。而利用多重定语和数字生出歧义,也是表意不明类语病常用设题手法。故选B。

4.读《陋室铭》,本文在写作方法方法典型的特点是(  )

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C.运用象征D.动静结合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文某某“陋室”是具体的“物”,文中作者也着重描写了这个“物”,而作者是借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所以本文的写法方法是“借物抒情”。

6.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答案】C

【解析】C项主要写交往的人,没有贬低无学问的人的意思。故选C。

二、填空题

7.读课文《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突出陋室之雅的句子是:   ,   。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解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为: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是文中唯一属于环境描写。

《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因此,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答案】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用韵

【解析】“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是代表作品。

10.解释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常写文章自我娱乐,很能够表示自己的志向。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性嗜酒、著文章(意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乱”的使动用法。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白丁”的意思。2句中“颇”的意思。

(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写出主旨句。甲段围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写的。第二空要注意提示“性格和品质”。

(4)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乙文,写出志趣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7 陋室铭 同步作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