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实习日志五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实习日志
10月1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并给我们讲解了体育馆建造时所使用的地基,也给我们普及了相关的知识,由此,我知道了这座体育馆并没有它看上去那么简单,它凝聚了各种复杂的结构,是土木人智慧的结晶。接着,老师带我们看了我们学校正在建造的新公寓的施工现场,在这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施工用具,也见到了公寓施工的建筑设计总说明以及各种施工图,我了解到了在一个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建筑的影响,要做好防火、防水、抗震、防潮等多方面的设计工作,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12月26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我在家观看了纪录片《超级工程》第一季的第一集:港珠澳大桥。工程师们要打造一座联通香港、澳门、珠海的大桥,为了完成这一壮举,他们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他们每天要避开4000艘海船和1800艘航班的密集通行,还要客服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大桥的挑战,此外,这座大桥对环保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要在这座海域上修建跨海大桥,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如果建成了这座桥,大桥的桥墩也可能会像阻挡泥沙的篱笆一样阻拦泥沙,超过10%的阻水率,很可能会将伶仃洋变成一个冲击平原。另外,桥梁高度的限制以及对海上航道的影响也给工程师们出了很大的难题,最终,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放弃在海面以上修建桥梁,而是在海面以下修建一座超长的海底隧道。这时,新的难题又出现了,桥梁和海底隧道的贯通,需要找到一座岛屿,把他们连接在一起,但是在这片海域没有一个岛屿可以使用,唯一的办法便是修建人工岛,但是由于海床上有淤泥,导致无法填沙,设计师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用一组巨型圆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在里面填土,形成人工岛。最终在工程师们的齐心协力下,经过28年的准备,港珠澳大桥终于开始建设了,并最终在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12月2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观看了《超级工程》第一季的第二集: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在建造时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建筑建到600米以上,因为这座建筑是在上海,国内和国外的商务精英都期待着这座建筑能成功建成,因此,工程师们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上海中心大厦的选址旁边,便是久负盛名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设计师们还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并让人们的目光从那里转向这里。设计师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设计,将恶劣的环境隔绝在中庭之外,将外皮做成旋转收缩上升的样式,让大楼更加具有动感。但是在开土动工后,新的问题便出现了,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建造在冲积平原上,所以形成了特有的软土地基,要在这样的地基上建造上海中心大厦,对工程师们是个严峻的挑战。最终设计师们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在土壤中打入坚固的,可以与土壤产生摩擦力承载建筑重量的基桩,然后,浇筑结实的,可以分摊建筑压力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再在上面建筑大楼,便可以稳如泰山了。在建筑工程师的努力下,终于在2016年3月12日完成建筑总体的施工工作。
12月2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观看了《超级工程》第一季的第三集:北京地铁网络。**_*,在当时,有14条地铁线路,已经联系起了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但是日益增长的客流压力,地铁已经不堪重负,于是,就需要修建更多的地铁线路,然而,在北京修建地铁线路,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文物保护问题,为了保护头顶的古建,设计师们选择了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案:当隧道挖掘遇到古旧的地基时,会由平行的走向变成上下叠落。但是还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月29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我观看了《超级工程》第二季的第四集:中国港。 中国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每年动辄以万亿美元记的货物要进出中国,要完成这个近似天文数字般的货物交换,就需要数不清的港口。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有七个位于中国。在这些港口,每天的工作量非常的巨大,各种吊车设施需要精准的完成数以万计的集装箱的转移与运输。董家口矿石码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满载停靠40万吨级以上货轮的陆基码头,2015年40万吨级货轮11班次进入中国,9次在这里停靠,这一年,有三千多万吨铁矿石通过董家口矿石码头输入中国。可见港口和码头对于一个贸易大国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实习日志五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