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试读资本论讲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P1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结合上学期徐老师已经讲的一部分《资本论》内容,及我个人的一些理解,给大家做个资本论前两章的一个梳理和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嗯,主要想整理出一个我理解的脉络,从理解经济现象入手,做经济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析,更好的带着“新世界观”的角度就阅读和理解资本论。 开始之前,我们先问一个问题。我们日常所说的钻石贵还是大米贵?很多人说没说具体数量,那我们给定同质量、同体积的钻石和大米,相比谁贵呢?
日常生活所说的这个贵,是不是指要花费更多的钱,从钱的数量上和自己的支付能力比?比如我有一百块钱,今天中午花二十块钱吃了丸子汤,支付得起就觉得不贵。
第二,继续往下思考,花二十块钱吃丸子汤觉得不贵,其实有“我觉得用20块钱的代价,来满足我饿了一早上,需要饱腹的需要这点上,它值与不值的问题”。很好的满足我果腹的需求。吃饭色香味的需求,满足的好,我就觉得值我所出的价格。反之,味道不好,色泽不美,肉也少,不能满足我果腹、色香味的需要,就觉得卖20块钱不值,就是贵。
第三,从餐馆、厨师的角度,即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做的味道水平是否一样,五星大厨在星级酒店做的丸子汤和初学者尝试做的丸子汤,如果都卖20块钱,是不是对于贵与不贵的评价也不同。
一个东西贵不贵,值不值那么多钱,到底是一个主体自己心理的评价过程,还是一个客观性的描述。都是我们日常经常面临的经济现象。此外,我们评价一个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富有,更多是不是侧重他有没有钱。但有时他占有的钱的多少,我们不一定能直观的看到,那富有的表现,是不是也要观察他占有物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比如吃一顿饭,是消费十块、二十还是五星酒店,又比如开豪车、还是开普通车。
P2
对于刚才的经济现象,由于我们所持有的方法不同、主要观点不同、抑或立场不同,我们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派别。最大的两种代表,就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我们说一个东西值多少钱,说的是价格。这个交换价值,在目前社会,就是用货币表达的价值形式,就是价格。但对于它,到底有何决定,谁又由谁来创造,反映了经济生活中人与人的什么关系的不同回答,这两种经济学的根本分歧。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论的不同。
比如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反映商品背后的价值本质。当然这个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含义是不同的。而供求决定价格,即供给和需求不断的平衡之后,达到了一个价格的均衡点,决定了这个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供求关系平衡的一种反应。从供给方,即生产的角度上,商品的生产有其成本,而且这种成本会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产出会不断减少,形成一种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不断递增的趋势。即以横轴为商品数量,纵轴为成本的话,供给曲线为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一条递增曲线。从需求侧,即消费者的角度,结合刚才丸子汤的例子。就会发现吃的越多,给你的满足程度越低。同样的口味,同样的分量。在满足我们时,由于时效时序的不同,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比如中午特别饿的时候,吃了第一个丸子汤,觉得它特别好的满足了自己,再往后,满足感越来越低,我们愿意付出的钱也会越来越少。物体对于同一时间的同一种满足,效用感是越来越低的。即以横轴为商品数量,纵轴为效用,需求曲线为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形成下降的曲线。而两条斜线交叉点就是我们价格均衡点。所以西方经济学认为。这个东西值不值钱,是人的主观感受,从需求方一种主观的一种判断。价格要看均衡点的满足。更多的从物对人的满足程度,效用的角度,也就是使用价值,这个物的自然属性上去解读价值。
马克思主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必要且必须被抽象出来的。目前生产力制约下的实践活动,还不能足以保证人本质的实现,人依旧在各个领域当中,有着各种异化现象。致使人被人剥削、人被人压迫、资本支配劳动的关系依旧存在。但,这种关系是暂时的,是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
如上文所说,当货币资本和金融资本出现后,对于财富的概念就从使用价值的占有上,变为了持有货币的多寡。也从商品拜物教发展为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生产的目的,变为了为了追求交换价值的增值,即G-W-G’的方式,导致了抽象货币对具体物的支配;导致了抽象劳动对具体的劳动的支配;导致了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GDP、 金融危机、 特殊商品价格等等一些问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试读资本论讲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