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ywz1234567891234567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4 22:24: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14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两汉在强化了统一国家的政权之后,通过丝绸之路对内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往,巩固了边境政权,对外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打破了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绝状态,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

本节课的内容要点为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课本内容主线清晰,但笔者还是将课文进行了教授顺序的重新建构。笔者将本课教学设计分为三大环节,分别为“丝路之‘人’”、“丝路之‘功’”、“丝路重生”,分别对应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管理、丝绸之路的对内对外历史作用和丝路的焕新和意义。如此重建后板块会更加清晰明显,线索也更加明确。

学生情况分析

鉴于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刚接触历史的学习时间不久,历史解读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弱,所以本课的文字史料较少,资料多用图片和视频形式进行呈现。同时,他们已经学习了近三个单元的历史内容,历史学习已入门,汉代的史实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对丝绸之路了解不多,较难理解本课中抽象的丝路意义,所以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了生动的情境,并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了解张骞对丝路的历史贡献和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嘉峪关出土的壁画和复现千年前的商队交流历史场景,掌握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前人先辈不畏艰险的精神;感悟一带一路对丝路的传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张骞两次通西域;两汉时期对西域的管理;丝路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地图 壁画 文字材料 视频

(二)教学方法

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丝路之人

丝绸之路是一条 的路。

丝路之功

丝绸之路是一条 的路。

丝路重生

丝绸之路是一条 的路。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这些图片都是日常生活中家喻户晓的食物。我们明显发现它们原先的名称中都有“胡”字。“胡”是中国古代北边或西域民族的代称。我们今天就学习西域,聊聊联通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思考这些日常实物的别称和“胡”的意思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丝路之“人”



【设问】根据《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指出西域的范围

生:玉门关、阳关以西

【设问】对比《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和《丝路地形图》和当时情境,张骞在前往西域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恶劣而未知的环境、匈奴的威胁等

师:但张骞志在为国分忧、不畏艰险,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使命,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活动】出示张骞两次出示西域的表格,让学生根据书本填表。

过渡:一条从中原腹地通往遥远西域的大道,自此被凿空为通途。这肯定不是张骞一人之功,那丝路何以畅通,使后世无数人往来于呢?凿空西域后,如何管理呢?

【设问】结合书本内容,小组探讨丝路畅通的原因。(提示:可从外交、行政等角度思考)

生:外交方面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甘英出使大秦。军事方面东汉明帝派兵攻打匈奴。行政方面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

【设问】通过这个版块的学习,你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好往来,促进民族交融的路。对外它是一条中外文明的路。

【小结】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解读文物,归纳信息

假设情境,根据书本知识合理推测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构建合理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丝路重生



通过材料介绍一带一路。

【设问】观看视频,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是合作共赢的路。



阅读文字材料并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通过当今一带一路的介绍,完整丝绸之路从古至今的时间线,培育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