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有哪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未成年人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成为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部分。在儿童节前夕通过的民法典,可以说是给未成年人最好的节日礼物。那么,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
胎儿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在总则编“自然人”章节中,加入新规,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
“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这不仅为近些年热点的基因编辑等划出红线,也为一个生命从最开始提供法律保障。
八周某某
“不满八周某某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明确了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的职责,也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这一理念的彰显。
父母离婚孩子归谁?满8周某某子女有话语权。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中规定了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最新修改通过的版本增加了规定:“子女已满八周某某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这一修改主要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我国民事行为能力的界线是8周某某,8周某某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抚养权的确定与其权益密切相关,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有哪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