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市场(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 (学习篇)

本文由用户“影晓果果”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22 13:47:2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大型商市场(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 (学习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大型商市场(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 (学习篇)

乌牛消防?2017-08-10







大型商市场(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

??????????????????????????????

前言:城市综合体具备其自身鲜明的结构功能和火灾特点,火灾扑救也是我们消防部队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如何快速、高效的处置城市综合体火灾,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案例1:XX东都商厦火灾

2000年12月25日,**_*老XX区东都商厦发生火灾,造成309人中毒窒息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

案例2:XX市德汇国际广场火灾

2008年1月2日,XX市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造成2名群众死亡,3名消防官兵牺牲,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案例3:XXXX区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火灾

2010年8月28日,*_**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9人受伤。

案例4:**_*场火灾

2015年4月9日,**_*场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9400平方米。

案例5:XX区苹果园南路东口喜隆多商场

2013年10月11日凌晨2点59分,*_**苹果园南路东口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火灾造成两名消防队员在火灾扑救过程中牺牲。

案例6:2007年温富大厦特大火灾

2007年12月12日,上午8时左右,*_**人民路温富大厦裙楼发生一起特大火灾。火灾造成21人死亡(12男,9女),2人重伤。

下面我从城市综合体基本概念及特点、火灾特点及扑救难点、火灾扑救主要措施和处置应着重把握的五个关系等四个方面交流本人对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的粗浅看法。

一、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概念: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XX之城”。大型城市综合体适XX市经济发展,在功能选择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随着时代进步,源于城市综合体运作模式的综合体建筑不断演化出来,具有其中两项或多项功能的综合体建筑,均属于城市综合体。

分类:商业综合体、商务综合体、生活综合体、单一综合体、综合体集群

部局在16年4月份也专门针对城市综合体制定下发了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10万平方米以上的为超大城市综合体及防火设计审核、灭火救援等具体的内容。

城市综合体依托现代化城市设计,具备高科技设施,且较多情况下为该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建筑通常外墙相对完整封闭、具备以下特点:

特点:超大空间尺度、通道树型体系、内部功能分区多、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等鲜明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政府部门参与度高,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二、城市综合体火灾特点及扑救难点

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不完全相同,而其建筑特点在火灾条件下对火势的影响也不相同,主要特点为:

(一)多种结构并存,易导致建筑稳定性下降。

建筑结构复杂,往往集框架、剪力墙、钢混、钢结构和夹层木结构等形式于一体,各种结构类型的耐火极限不同,火灾条件下因燃烧和高温作用,相互影响、牵拉挤压,易破坏主体构件和结构的平衡稳定性,导致建筑整体承载能力下降,长时间作用甚至会出现建筑局部倒塌。

(二)区域面积大、火灾荷载大,易形成大空间立体燃烧。

通常采取集中式布局,上下通透、多面环通,防火分区数量多,且多采用防火卷帘分隔,很少设置实体防火墙。经营业态种类复杂,内部各类危险源及火灾诱因成倍积聚,加上多处内部空间通过连某某、走道、中庭等相互连接,极易导致多类型火灾特征在同一时间与空间显现,并呈相互叠加放大的态势发展,易在短时间内引发立体燃烧。

(三)人员密集、空间复杂,疏散逃生十分困难。

?人员成分复杂,且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特别是餐饮、娱乐、影院等场所人流更为集中,并多位于上部楼层。再加上建筑体量大、内部空间复杂、疏散距离长,有的疏散楼梯首层不能直通室外,客观上增加了人员疏散逃生难度。

(四)建筑外窗少、相对封闭,排烟散热效果差。

多为实体墙或固定玻璃幕墙,排烟外窗很少,难以达到自然排烟效果;绝大多数现有建筑的机械防排烟系统,由于前期自身设计缺陷、中期施工质量不高、后期管理维护不到位,导致平时应用不多、发挥作用不明显。

不论城市综合体的使用功能如何,在火灾条件下均同时拥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层、地下、商场等火灾特点,势必给灭火救援带来诸多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人员救助疏散难

1.人员密集导致救助疏散难。就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而言,均为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量非常大,火灾发生时,在慌乱作用下,会选择不理智的逃生路线,有的甚至逃向“死胡同”,给消防官兵救助疏散带来难度。

2.内部通道似迷宫,导致救助疏散难。表面看城市综合体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较多,但内部空间大,通道纵横交错如迷宫,火灾条件下,烟雾造成视线不清,大量逃生人员为找出口惊慌失措,慌乱无序,疏散楼梯间和疏散门容易被拥堵,甚至发生踩踏,给消防官兵救助疏散带来难度。

3.可隐藏地点多导致救助疏散难。由于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各种房间多、疏散通道错综复杂,可隐蔽地点多,当火灾发生时,人员可能慌不择路,逃向房间或被烟火封堵的楼梯间,这也给消防官兵救助疏散带来极大的难度。

(二)初期火点寻找难

1.建筑面积大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非常大,就XX万达广场而言,建筑面积就达50.6万平方米,火灾初期火势如果没有突破外壳,深入内部寻找起火点将非常困难。

2.通道复杂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复杂,通道也非常复杂,这就给寻找火点带来难度,加之发生火灾时,形成的防火分区,更增加了寻找火点的难度。

3.烟雾浓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空间大、火灾荷载大,火灾初期火势蔓延会非常迅速,烟雾会迅速充满空间,高温烟气聚集,即使在使用热成像仪的情况下,寻找火点也非常困难。找不到火点,就做不到有效控火。

(三)进攻阵地选择难

1.预先展开方向难确定。城市综合体在多个方向上有直通室外的疏散门,火灾初期,虽然从外部可以看到烟雾,甚至多个方向均有大量烟雾,但对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和途径、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不清,预先展开方向也很难确定,初战指挥员很难把握火场主要方面。

2.建筑图纸与内部格局不符导致进攻阵地选择难。在灭火作战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建筑图纸与内部装修隔断(或使用功能)不符,导致进攻(堵截)阵地受阻,无法完成既定的作战目标,因此,在进攻阵地选择时,必须向单位内部知情人了解清楚,才能做出选择。

3.防火分区设置情况也是进攻阵地选择的难点。由于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在设施灭火和堵截阵地时可能要跨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因此,单位内部防火分区如何设置、设置形式均是我们在内攻阵地的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必须把握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最小的体力消耗原则来选择进攻阵地。

(四)内攻作战控火难

1.供水线路铺设难。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进攻阵地线路会很长,一个攻坚组很难单独完成供水线路铺设,有时需要两个、三个攻坚组甚至更多人员完成一条干线水带的铺设,在通道复杂、高温浓烟的情况下,供水线路更难形成。

2.交替掩护进攻难。在高温浓烟情况下,内攻作战往往需要两个或三个攻坚组交替掩护进攻,每个攻坚组必须分别携带热成像仪和导向绳,进攻路线长、通道复杂,导向绳非常容易缠绕在一起或被某些物体阻拦,从而影响作战任务的顺利进行,给交替掩护内攻作战增加难度。

3.战斗任务转换难。火场形势瞬息万变,内攻作战人员经常会遇到战斗任务转换的情况,比如阵地转移、阵地延伸、灭火任务转为救人、救人任务转为增设水枪阵地等,由于进攻起点器材、装备有限,加之作战位置距离进攻起点较远,致使战斗任务转换难。

(五)长时作战保障难

1.车载水带满足出设阵地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内攻阵地水带线路也会很长,目前主战消防车水带配备标准为20盘水带,在两个攻坚组掩护进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车载水带不够用的情况,需另一台消防车进行补充。在大兵团作战时,内攻阵地会更多,此问题也会更显突出。

2.车载空呼满足内攻需要难。建筑内火灾,内攻作战时间长,特别是城市综合体这样大型建筑,内攻距离也会更长。目前我们消防部队使用较多的是6.8L空气呼吸器,经过多年实践,内攻作战使用时间为25分钟左右,作战强度大时时间会更短,经常出现到达作战位置没多长时间空呼就报警,为此我们在进攻起点设置器材保某某,备用空呼气瓶,但车载空呼和气瓶也很难满足内攻作战需要。

3.车载器材满足装备保某某难。在大兵团作战时,需要多个方向进行内攻堵截,此时每个器材保某某均需集结大量的装备物资,比如水枪、水带、空呼、备用气瓶、导向绳、热成像仪、照明、破拆器材、绳索等,现场车载器材很难满足器材保某某集结需要。

三、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主要措施

(一)执勤战斗准备要突出“知彼知己”。

1.强化熟悉演练。必须加大日XX悉力度,掌握危险部位,固定消防设施、进攻疏散通道、道路水源条件、消防登高面等作战要素,科学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重点突出举高、大功率供水、供气、排烟、器材保障等车辆装备投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数字化预案建设,采用内部结构激光扫描、外部航空多维拍摄等方式制作三维模型和地图,结合模型进行网上多角色三维应急演练,为部队熟悉单位情况、实施模拟演练训练、有效组织灭火救援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对各种预设定灾情进行“全过程、全要素”演练,这就是“知彼”。

另外,在熟悉演练过程中,落实“防消联勤”机制,要督促指导业主单位落实消防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及固定消防设施的维保,确保消防登高面和市政水源周边道路不被社会车辆堵塞,教会单位疏散引导员在发生火灾人员无法疏散到室外时应尽可能的将人员疏散至方便救援或相对安全的区域,开展微型消防站实地拉动演练,提升初起火灾扑救能力。

2.开展实战操法创和.新作战效能评估。立足本单位人员、车辆器材配备实际,有针对性的组建处置此类火灾事故的攻坚队伍,开发创新各类实战操法。目前,我支队依托现有人员装备和单位固定消防设施,创新“侦察、灭火、救人”等10个操法。近几年,总队也部署了消防车辆、枪炮、远距离供水、高层供水的作战效能及空气呼吸器使用测试专项行动。基层部队应该经常性的开展车辆装备的训练测试,特别是新装备的性能测试,达到人装最佳结合,这就是“知己”。

(二)前期应对处置要突出“快速有效”。

1.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参战力量。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辖区支队必须第一时间启动《灭火救援预案》,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作战力量到场处置。根据前期作战力量评估情况,在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时,要整合现有公安现役、周边专职志愿和微型消防站等参战力量,发挥最大作战效能,必要时及时请求跨区域增援力量,坚决杜绝零打碎敲。同时,及时向当地政府、公安报告,建立现场指挥部,在政府统筹协调、统一领导下开展火灾扑救。调集公安、医疗、建设、供水、供电、燃气等单位到场协助处置,确保火灾扑救有足够的参战力量和技术支撑。如在2010年“12.24”*_**,城市洒水车和大型挖掘机作用的有效发挥,为火灾成功扑救提供了有力保障;车载无线广播系统及时播报的灾情信息,也为周边车辆疏散转移,确保道路畅通提供了便利。

2.及时快速的开展火情侦察。首战力量到场后,必须迅速展开火情侦察,查明火场主要情况,确定火场主要方面。火情侦察贯穿于灭火战斗的始终,侦察要掌握好“点”和“面”,“点”就是人员被困的位置,起火点等;“面”就是燃烧区域、蔓延方向、潜在的危险等。针对城市综合体建筑结构及火灾特点,在科学合理采取正确有效的侦察方法的基础上,火情侦察掌握信息应有所侧重。

询问知情人主要了解掌握人员被困数量及大概位置以及起火点大致方位。

消控中心侦察主要了解应急广播、防火卷帘、自动喷淋等固定消防设施启用情况,确认人员疏散、火势蔓延方向等信息。

调阅预案图纸主要是进一步了解建筑内部结构,确认距离人员被困位置或起火点最近的疏散进攻通道。

根据火情侦察掌握信息,迅速对现场形势做出评估判断,立即部署作战力量,选择确定进攻阵地以及疏散营救被困人员的途径和方法等实施战斗展开。如到场或加派增援力量明显不足,应立即请求增援。

(三)火灾扑救作战要突出“统筹兼顾”。

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必须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坚持“先堵、后灭、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突出“步行街、中庭”等人工防火分区的优势,积极抢救被困人员,有效控制火势发展。要充分利用Mesh自组网、LTE等最新通信技术解决无线通信干扰、公网通信拥堵和建筑外部电磁屏蔽等突出问题,确保消防员室内定位、环境和体征数据实时监控传输,实现通信畅通、指挥准确、处置高效。

1.积极抢救被困人员。城市综合体火灾中的疏散救人行动,不仅要考虑救人行动的及时性和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应考虑所采用方法的安全性和救人的速度,必须根据起火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情况,以及火势对被困人员的威胁等情况综合考虑,利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途径来进行。

搜救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以下途径进行疏散救人:首要选择普通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室外楼梯、消防电梯等可供大量人员快速疏散的通道救人。其次选择举高车、消防梯、缓降器、绳索抛投器、安全绳、救生气垫等消防装备疏散救人。再次选择破拆门、窗、墙体等部位,开辟通道疏散救人。

搜救的方法:

一是引导疏散。利用声音、灯光、字幕等方式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有行动能力的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二是救助疏散。对失去行动能力的被困人员,采取背、抬、抱等方法进行救助;对一时无法疏散的被困人员,应为其提供简易的防护面具,或采取喷雾水枪稀释,改善生存环境,赢得救援时间。

三是紧急避险疏散。当疏散通道被烟火严重封堵且外部救人措施也无法实施时,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屋顶、毗邻建筑的平台、避难空间等相对安全的区域,同时准备好梯队救人。

搜救的注意事项:

一是携带相对充足的救援装备。如9L的空呼气瓶、他救接口、担架、一次性防毒面具、荧光棒等。

二是救人行动应设水枪保护,携带导向装备。

三是搜索顺序:着火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救人顺序:先重后轻、先易后难。

四是搜索后留搜索标记,避免重复搜索。

2.全力控制火势发展。控制火势蔓延要正确运用灭火战术,要按照“先控制、后消灭、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的运用各种战术战法,有序地展开行动。尤其是指挥员一定要树立固定消防设施也是可用兵力的理念,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分隔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

控制火势蔓延的方法:

一是深入火场内部分段、分层部署力量控制火势;

二是利用举高消防车居高临下从高空射水控制火势;

三是利用大功率消防车用水炮射水控制火势;

四是从火场不同方位形成包围之势控制火势;

五是控制火势以堵为主,但要注意热烟气和高温的扩散,为深入内部创造条件。

水枪阵地设置要充分利用消防电梯前室、防火卷帘下方,承重墙柱、中庭走道、连某某等相对安全的位置设置并实施有效围控。

3.有效实施火场排烟。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是妨碍人员疏散和灭火战斗的重要因素,也是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有效地组织排烟至关重要。火灾初期,应适时启动排烟送风系统,以提高火场能见度,为人员疏散自救和内攻等行动创造有利条件。打开着火层及其上层的外窗,进行自然排烟散热,并根据火场需要使用开花或喷雾射流等进行人工排烟。对玻璃幕墙建筑以及密闭性好的大型市场,火场应组织力量进行破拆排烟,但要选准破拆的位置和时机。

排烟的方法:

一是排烟前,应当查明火源的位置、火势蔓延的方向、烟雾扩散的范围,视情在烟雾流经的部位设置防御力量;

二是应当尽量利用建筑物内部的防、排烟系统和移动排烟设备进行防烟、排烟;

三是利用建筑物的外墙门窗、阳台等途径进行自然排烟时,应当注意风向,防止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四是利用破拆、喷雾水流、移动排烟设施等方法进行人工排烟时,应当注意安全。

排烟前,要明确火源的位置、火势蔓延的方向、烟雾扩散的范围,合理选择排烟方式,通常中庭上方的可开启天窗为大面积、快速排烟的首选,启动内部防、排烟系统、架设移动排烟设备、破拆救援窗口、墙体为备选,在实施排烟的同时,指挥员要密切关注火势蔓延情况,遇有火场面积迅速扩大,必须立即关停相关设备。

4.合理组织火场供水。***,作战规模大,火场用水量非常大,因此火场供水充足与否是决定灭火战斗成败的关键。必须设立供水组,科学统筹地组织火场供水,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

以XX万达广场为例:消防给水管道是一条Φ300mm的环状管道,若火场上每辆消防车出2支水枪,每支水枪流量为6.5L/s,根据Q=0.5D2V计算(D=300/25=12英寸,V=1.5m/s),N=Q/Q车=8.3,可供8辆车用水。而万达广场仅购物中心单层建筑面积就有3.2万平方米,按每支水枪最大控制面积503〖扑悖ゲ闼垢哺切枰?40支水枪,此处还没有算上着火层上下、着火建筑外部部署堵截力量的用水量,市政供水能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供水的方法:

一是就近占据水源,集中主要的供水装备保证火场主攻阵地特别是内攻救人灭火力量的供水;

二是使用市政消火栓供水时,应当根据给水管网的形状、直径和压力确定消火栓的使用数量;当火场供水压力不足时,应当通知供水部门增大水压;

三是根据消防车泵的技术性能和水源与火场的距离,合理选择直接供水、接力供水或者运水供水的方式,并尽量使用大口径水带铺设供水干线;

四是在市政消火栓不能满足火场供水时,应当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蓄水池、水井等水源设施供水;

五是尽量使用固定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同时利用移动装备供水。

目前,我支队已经配备了远程供水系统,2017年将在城市主要河流周边建设消防车取水口,以方便消防车吸水,保证大型火场用水需要。

四、城市综合体火灾处置应着重把握的五个关系

(一)救人和灭火的关系。在任何一起灭火战斗中,营救被困人员永远是作战行动的第一要务。

城市综合体火灾,有人员被困时,往往需要较多的参战力量,首战到场力量指挥员面对复杂场面可能不知所措,不能合理安排力量开展救援和灭火,因此,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合理分配现有力量任务,尽最大努力营救人员、控制火灾,可以有效减少火灾损失,减小影响。

1.全力实施救人。当力量稍显不足时,全力救人,余力出水控火,但控火行动要服从或服务于救人行动;当力量完全不足时,全力救人,但也要出必要的水枪进行掩护及应急所需;

2.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力量充足时,全力救人和全力灭火同时展开;

3.快速控制消灭火势。被困人员受火势威胁不急迫,火势在可控范围,可以安抚被困人情绪,全力灭火,但要慎用。

(二)内攻和外攻的关系。内攻是扑灭火灾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城市综合体建筑相对封闭独立,外部进攻途径、通道相对较少,且很难通过外部进攻直接打击火点。因此,在采取必要的外部堵截措施的基础上,合理果断组织内攻灭火,能极大的提高综合体火灾扑救效率。扑救建筑物火灾科学内攻的时机选择尤为重要,指挥员定要果断决策,快速行动,选择最佳的内攻时机,从而取得灭火救援的主动权。在处置综合体火灾时,出现以下情况,指挥员应当果断采取内攻:

内攻的时机:

1.被困人员还未受到火势的直接威胁,处于疏散抢救的有利环境范围时;

2.火势未进入猛烈燃烧阶段,仍处于某一层或某一局部,有利于控制时;

3.只有浓烟,还未见明火,室内温度不高时;

4.建筑结构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参战人员、车辆设备转移至安全地带。这是应对现场复多.杂变不确定灾害的一种积极措施,它不仅实现有效自我保护,而且是达到抢险救灾、灭火救援目的的有效手段。在撤离过程中,撤离的手势信号要明显、确切、一致。现场的紧急撤离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演练,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灭火救援中,可充分利用发光导向绳、个人安全绳、荧光棒、水带等器材装备,为紧急撤离做好前期准备。

(五)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城市综合体火灾到场力量、参战单位多,灭火时间长,实施集中统一的指挥,协调好参战各方的关系能使火灾处置更加有序、高效。

1.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公安消防部队在处置城市综合体火灾时,必须始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的原则,在地方政府统筹协调、统一部署下开展火灾救援工作。消防部队作为火灾扑救的主力军,应该在火灾扑救中起主导作用,向现场指挥部提供处置建议。及时提请地方政府向多方处置力量分配任务,投入救援。避免“消防部门上串下跳、其余部门袖手旁观”的现象,提升城市综合体火灾处置效率。参战单位要有全局观念,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互相支持,避免各自为阵,确保战斗顺利进行。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大型商市场(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 (学习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