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浅析新入园幼儿饮食指导》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析新入园幼儿饮食指导
又是新学期开始,对于新入园幼儿来说从爸爸妈妈疼爱、怜惜、溺爱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及各种不适应的反应,这种现象叫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的各种不适应反应其中最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如拒绝进食、吃不饱等。针对引起新入园幼儿饮食障碍的不同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纠正。
一、新生饮食大调查
我们根据拟定的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表,通过家访耐心指导家长如实填写,并对调查结果作如下统计。
对象:新生。
阶段:开学初
挑食占总数 %;无节制零食占总数 %;不会用小勺吃饭占总数 %;饭量好(半碗以上)占总数 %,不好占总数 %;进餐时间长(超过半小时为长)占总数 %。
与此同时,根据新生入园体检表的测评,结果是:按身高测体重超过P50的 ,其中肥胖儿 人,超重 人,消瘦 人。
阶段:学期末
挑食占总数 %;无节制零食占总数 %;不会用小勺吃饭占总数 %;饭量好(半碗以上)占总数 %,不好占总数 %;进餐时间长(超过半小时为长)占总数 %。
与此同时,根据新生入园体检表的测评,结果是:按身高测体重超过P50的 ,其中肥胖儿 人,超重 人,消瘦 人。
二、不良饮食习惯分析
(一)自理能力及不良的饮食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到了幼儿园,许多孩子出现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脱衣的现象。“饮食无度、偏食、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影响幼儿饮食质量。另外,祖辈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偏差。许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的家长害怕孩子吃不饱,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点,喂饭成了惯用手段,有的还让孩子边吃边玩,久而久之养成了把饭含在口中不嚼不咽的坏习惯。还有的对孩子吃零食不加控制,造成孩子对正餐不感兴趣。
(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心情,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易出现依恋家人、紧张、焦虑、害怕、胆怯、哭闹等“不适应症”,不良的情绪可抑制胃肠道功能、胃酸的正常分泌,不易出现饥饿感,影响食欲。
三、制定方案抓落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内容和要求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我们在宣传科学育儿的过程中遇到了代沟。由于我们的对象是大多数是祖辈,他们有自己根深蒂固的育儿经验,与我们新时代的科学育儿理念上有些偏差。
(一)感受孩子用餐
向家长介绍我们幼儿园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观摩孩子的进餐现场,体会到原来孩子们也喜欢吃这些蔬菜的,原来我们可以把蔬菜这样变化着制作。让家长思考“我们的孩子在家对这些蔬菜是碰都不碰的,怎么在幼儿园就这么喜欢了呢?”从而萌发回家也要尝试这样做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也会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比如饼干种类的调整,点心种类的调整,豆制品的烹饪方式等等。
(二)行为指导
教师:
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地摸摸孩子,让情绪好的幼儿主动邀请他加入一起游戏,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他。
适当的精神鼓励,孩子情绪转好、主动进食,可适时地对幼儿进行表扬,并给予小贴画奖励。
3、指导幼儿如何使用餐具,最初指导幼儿时握住幼儿的手,手把手的教会幼儿使用餐具的方法。对正确使用餐具并将饭准确送入口中的幼儿要适当给予精神鼓励。
4、教师做到掌握每个幼儿的进餐情况,“多提醒、善观察”,适时地帮助不会进餐、进餐慢的幼儿,保证幼儿进餐质量。
5、为幼儿少盛某某。让幼儿每吃完一份饭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比入园时有明显提高,教师在研究对不良饮食习惯的矫正方法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备了较全面的营养知识,在指导家长实施幼儿园的要求、方案上,协调能力更强,方式也更灵活了。
总之,良好饮食习惯是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平衡的膳食,吃进去才能发挥其作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系着儿童的身心健康。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通过家园配合正确引导幼儿,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其茁壮成长!让我们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析新入园幼儿饮食指导》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