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各景点介绍内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百山祖
百山祖景区位于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为江浙第二高峰,海拔1856.7米。这里有全球最濒危的十二种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和全球最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的华南虎,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到91.6%,繁茂的森林植被,不仅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还能调节气候,夏季最高温度在30℃以下,形成清幽异常的生态环境,堪称人间仙境,是休闲度假的胜地。
XX桥
XX桥是全国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原址在XX桥水库储水区内。1983年,XX桥水库建成蓄水,决定拆掉XX桥,迁移到此地。
民间相传,XX一位香菇客在XX因赌受骗落难,被人逼债,走投无路,遇一XX富商,香菇客向XX商人求助借款,商人索要抵押合同。香菇客家中并无财产,只得将应岭尾一截青溪潭作良田抵押给商人,躲过了一场大难。一年后,合同到期,商人不见还钱,跑到青溪潭一看,并无良田,但见潭中有彩锦浮泛,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并迅速将祖上骸骨包裹掷入潭中,彩锦裹骨而沉,XX商人发了财。香菇客用青溪潭作良田抵押实出无奈,经过这次教训他痛改前非,辛勤做菇,一心一意赚钱还债。直到第三年,香菇客赚足了钱,匆匆赶到XX向商人还钱,商人说得风水宝地发财已足矣,不肯收钱。香菇客便将这笔钱造了廊桥,名曰“XX桥”。
大济进士村
大济村位于XX县城,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短短的二百三十多年间,陆续出现进士26名,故有“进士村”美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这个方圆一公里的村落,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古地道、扁鹊庙、双门桥、金某某、迎旨门、明清古民居、古墓群等名胜古迹十余处。
扁鹊庙(又名卢福神庙)迄今已有660年的历史。
占地面积约2300多平方米,据史料上记载:是大济吴氏先祖为纪念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而建的。
如今人们在这里祈求平安,也在这里举行庙会等活动,每年的春节前后,各村的善男信女们都会到这庙来祈求平安,求子求财,非常热闹。
双门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拱廊屋桥,长11.5米、宽4.5米,两头出口如两扇门朝外洞开,成牌坊式结构。史料上说原名XX桥,因1024年和1034年,该村吴某某(玉)、吴某某(谷)兄弟俩先后进士及第,谓“双门进士”,衣锦还乡,在XX桥上建护坊,称“双桂某某”,桥名始称“双门桥”。这是全国最古老的木拱廊屋桥,现存的“双门桥”是后人按愿样几经重修的,沧海桑田,悠悠近千年,风采依旧。
【古地道】
大济村的地底下方圆2万平方米内分布着一个庞大的古地道群,呈网络状,相互贯通。经勘查目前已发现地道口有7处,用青砖筑成拱形的门洞就是古地道口。
此地道口是在村北的一块菜地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构造。地道的两壁下部用鹅卵石砌筑基础,上部用平砖错缝纵向迭砌,顶部用扇面砖砌筑相互挤紧。地道顶部离地面约1.5米,可容一人躬身轻松而行,但在离XX2米某某,地道已被堵住,用的是大小如一的大鹅卵石。
文管干部说,现已发现的地道口可分为通往野外和通往其他屋内两种,并且确认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地道口的拱圈规模大小不等,拱砖的规格也不一样。
江南地区由于土层不厚、雨水多等原因,地道十分罕见,更不用说庞大的地道群了。为什么在这个偏僻的江南小山村,古人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建一个那么庞大的地道网络呢?更为奇怪的是建设古地道如此重大的事件,除了“吴某某为吴伸公撰写的小传”略有表述外,在该村的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甚至就连口头的传述都没有。大济古地道充满着神秘色彩,留下了千古之谜。
文管干部专门进行研究,推测最早的古地道是宋末元初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其可谓至德也!”大力赞美泰伯之美德。由于有“泰伯三让”、“季札三让”,所以吴氏家族被誉为“三让世家”。
左边的这幅图讲述的是大济进士吴枢的英勇事迹。他于北宋和.政二年(1112年)登进士,曾任XX县令。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吴枢受命前往议和,金人欲用鼎镬烹之,吴枢面无惧色,令金人不敢下手。
【古墓群】
祠堂后边是古墓群,占地2000多平方米,由古墓群和半月池塘组成。据说,这半月池是按民间“花开则落,月满则亏”的传统说法而开掘,成半月形的,取“花某某,月正圆”的意思,故而称半月池。大济吴姓家族的兴旺跟这块风水宝地有密切关系。古墓群是安葬大济吴氏先祖的墓地,共有五位先祖安葬在这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各景点介绍内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