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邓稼先》先行学习任务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邓稼先》课前预习
【知识卡片】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人物传记有两个特征:首要是真实,其次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写好人物传记,必须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中,知人论世,才能写得典型真实;实事求是地记载和评价历史人物,真实反映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严格选材,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语言生动形象,需要运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物的个性。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宰割 元勋 氢弹 奠基 选聘 妇孺皆知
殷红 彷徨 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
二、初读课文,结合知识链接,完成下列任务
全文有六个小标题,请速读课文,试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文章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试着概括一下。
3、初读课文时,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请圈画出来,并想想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阅读课外资料《两弹元勋邓稼先》,初步谈谈你对邓稼先的认识。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多年来,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不计名利,堪称典范。
学成归国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邓以蜇从事艺术美学研究,执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邓稼先从小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家庭的熏陶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稼先儿童时期由于家与杨某某家相邻,所以两个年龄相近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情同手足。杨某某早两年进入中学,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是个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机灵鬼”,邓稼先同样很聪明,但性格较为沉稳,待人忠实厚道,真诚可靠。这两个朋友在一起,互相珍视对方的优点,并看做自己性格的补充。在课余时间,两个人常常形影不离,或是趴在地上玩弹球,或是在墙边以手代拍,模仿壁球游戏,或是在一起谈天说地。两个好朋友当时或许并没有想到,他们一生研究的课题都是探索微观物理世界的奥秘,而且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杨某某荣获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邓稼先则成为了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1941年,邓稼先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在这里他步入了神圣的物理世界之门,从此开始了在物理世界的遨游。从西南联大毕业后,邓稼先到北京大学当了助教。194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留美研究生,到美国进行深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核物理成为世界性的热门学科。邓稼先意识到,掌握好这个学科是到达科学前沿的必经之道,所以他选择了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作博士论文。
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之后,邓稼先的心情再也平静不下来了,他决定学成后归国报效祖国。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仅用两年的时间便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29日他毅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回国后,邓稼先参加了正在进行的创建中国近代物理所工作。他在祖国的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出了久违的笑容,翌日,他郑重地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
1964年10月16日15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听到了那天崩地裂般威猛的轰鸣,只望见那无坚不摧的冲击波奔雷似的卷动沙某某,掀起了漫天尘雾。作为效应物的坚固建筑着火了,坍塌了,炮艇被冲走,列车被推翻,斗石遍地,蘑菇红云不断爆裂,隆隆升腾,如同怒耸而起的巨人,投影30公里。百米高的铁塔早气化了,蜷缩了,只剩下变细了的几条钢轨,弯曲在化为玻璃体的砾石滩上,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
作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邓稼先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将记载史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邓稼先》先行学习任务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