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预防知识

本文由用户“bldhcc”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18 14:54: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精神病预防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精神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犯病时有害因素的部位是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即为精神病。

二、与精神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中的几个常见病症,如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及某些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等均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素质因素: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因素与躯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背景等之间的联系;年龄与性别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时期,40~50岁的更年期特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精神病,癔病一般多见于女性。

三、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为5.69%,占精神病院人数的60~80%。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病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实现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四、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某某,开始表现为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于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人格、生活上关心、体贴他、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督促病人参加适当的活动

尽量安排病人与社会环境接触的机会,不仅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还要鼓励多与朋友交往,督促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结合病人身体状况,病情许可和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愉悦身心。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护工工作流程
  2. 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单
  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及管理的相关机构
  4. 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5. 什么是毒品及危害
  6.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7. 简易呼吸器流程
  8. 我院三无病人处程序
  9. 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10. 新冠时期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11.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12. 现代医学反思
  13.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14.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

以上为《精神病预防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