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5应对自然灾害 第二课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学会尊重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3尊重他人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抗灾精神,培养坚韧意志。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抗灾的了解和分析,感悟其中的抗灾精神。
3、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
重点
了解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难点
学习中国人民在历次抗灾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繁发生
中国防灾减灾取得瞩目成就。
过渡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大力防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取得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样的抗灾精神?
总结: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回望汶川十年:1000万志愿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班级小讨论:
类似的志愿者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像这样的志愿者你身边是否出现过?从他们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小组合作后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感悟。如果学生程度不高,操作困难,建议老师可以先任98抗洪或汶川地震中的一个事例先讲述,让学生初步感受抗灾精神后,再让学生分享自己合作结果。或者直接让学生分享自己记忆深刻的抗灾救灾画面、镜头,最终也是殊途同归。
课堂小结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总结提升
板书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5应对自然灾害 第二课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