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简介资料

本文由用户“aaaaaabbbbbbcccccccc”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05 13:53: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辜鸿铭简介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简介

辜鸿铭,出生于1857年7月18日,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祖籍福建省惠安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_**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28年4月30日,于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个人生平

1870年,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

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操九种语言。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1880年,辜鸿铭结束自己14年的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1881年,遇到马建忠后,其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辜鸿铭的仕途生涯不足一谈,他一生事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于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勤于写作。辜氏一生著述颇丰,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写成,其目的即在于使西方人了解,并通过了解进而尊重中国文化。

人物轶事

辜鸿铭很重视维护儒家学说的传统价值,1893年他在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备铸币厂时,有一天铸币厂的外国专家联合请辜鸿铭吃饭,大家对辜很尊重,推他坐首席。宴会上,有一个外国人问辜鸿铭:"你能否给我们讲讲贵国孔子之道有何好处?",辜鸿铭立即说道:"刚才大家推我坐首席,这就是行孔子之教。如果今天大家都象你们西方所提倡的竞争,大家抢坐首席,以优胜劣败为主,我看这顿饭大家都吃不成了,这就是孔学的好处!"

///

泰戈尔访华时与辜鸿铭(右二)等人合影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辜鸿铭简介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