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井某某导游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二、井某某导游词
井某某斗争时期,红军和群众为了保护这块红色的土地,在井某某四周高山上一共修建了五个哨口,分别是: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双马石和黄洋界。当年为什么要建五个哨口呢?那是因为井某某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五条羊肠小道。这五个哨口,就是分别扼守这五条小路的工事。从军事角度来讲,只要控制好这五个哨口工事,就基本上能确保井某某根据地安然无恙。1928年夏天,井冈军民在黄洋界的高岭上修筑黄洋界哨口,从山脚下至山顶上层层设防,一共设了五道防线:第一道为竹钉阵。老百姓和红军战士把山上的毛竹砍下来,削成两头很尖很尖,中间一个卡子,约6寸长的竹钉,放到锅里炒干,再在中草药毒汁及尿里浸过,非常坚硬,然后再插到小路上,草丛某某,面上再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敌军踩上去,不死也得脱层皮。第二道是在半山腰挖一道深5尺、宽4尺的壕沟,延缓敌军进攻时间。第三道用竹篱笆、竹刺做成围栏,让敌人不好过来。第四道就是把山上的大石头和大木头堆放在工事前沿的悬崖处,组成了滚木檑石阵。第五道就是用木头、石头、泥土筑成射击掩体。修好后,井冈军民还编了一首歌谣来形容它:“山连山来岭连岭,黄洋界是高峰岭,高峰岭上设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岭。”
这五大哨口中,我相信各位可能对黄洋界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四个哨口相对陌生些。黄洋界的知名度为什么要高得多呢?主要是在这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黄洋界保卫战。那是在1928年的七八月间,湘赣两省的敌军调集重兵对我井某某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第二次“会剿”。在反“会剿”之初,我井某某的主力红军因为受湖南省委的错误指示,盲目出兵湘南,造成根据地内部兵力空虚。当时留守井某某的红军兵力只有两个连。敌人以为有隙可乘,于是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偷袭黄洋界哨口,企图一举捣毁井某某根据地。我守卫哨口的红军战士在团长朱某某、党代表何挺颖的带领下,毫不畏惧,严阵以待。8月30日,战斗打响,我红军战士凭借着险要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形,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凶猛的进攻。敌人不甘心,再次纠集兵力,发动总攻。这时,红军战士将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抬上哨口。但只有3发炮弹,而且弹药受了潮,头两发没打响。眼见敌人就要冲上哨口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第三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敌人的指挥所炸响。这时,埋伏在草丛某某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将红旗举起来迎风招展,并齐声呐喊:“红军主力回来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也在铁皮桶内点燃了,发出清脆的响声,听起来像机关枪扫射一样。敌人被这个阵势吓懵了,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山,于是连夜撤兵,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正率领主力红军从湘南回师井某某的毛某某听到
胜利的消息后,在路上写下了《西江月?井某某》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红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这栋营房最早是一家客栈,大约在1922年,客栈因年久失修倒塌了。1928年夏天,红军战士在修筑哨口的同时,把这房子也修复了,作为守卫哨口红军战士休息的营房。
各位请继续随我参观。现在我们参观的是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早在1965年,井某某人民在营房旧址前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纪念碑。“文革”期间,林彪的死党为了宣传林彪,炸毁纪念碑,改建火炬亭。1977年,拨乱反正,又重建了今天看到的纪念碑。主碑高12米,底座长4米,宽28米,正面是朱德的题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纪念碑对面,还有一块大理石横碑,底座长11米,宽26米。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词《西江月?井某某》,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战壕是当年保留下来的一个工事,是扼守江西宁冈方向的,阵地前的这些树木都是建国后栽种的。顺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了黄洋界哨口的另外一个工事,是扼守湖南方向的。这些是仿造当年的滚木、檑石、迫击炮,看着它们,我们仿佛回到那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岁月。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黄洋界哨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黄洋界哨口介绍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和留影。15分钟后,我们在营房门口集合。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大井毛泽东旧居”。大井是井某某大小五井一带最大的一个村庄。四周青山环绕,一派田园风光。1929年1月底,第三次反“会剿”中,井某某失守了,国民党反动派窜进大井村烧杀抢掠,“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井某某人要换种”。当时留下的是这样的一幕惨状:“村中留残墙,坡上走虎狼;山中猴子哭,田边锈水淌。”
但是,历史在这里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三件珍贵原物,其中两件是没有生命的,一件到现在仍生机勃勃。大家猜猜看,哪三件?对,一是红墙,二是树,两棵神树,老百姓还亲切地称它们为“感情树”,三是读书石。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三件原物连成的一条线路,依次参观。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座白宫,那是总统的官邸。我们井某某也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白某某,就是大家看到的这座用石灰水粉刷过的白某某子。当年战士们有一句顺口溜:“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红军把大小五井比喻成金銮殿,这白某某不也有宫殿的尊贵么!这幢屋子如果不被烧塌的话,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它是广东兴宁一个叫邹万荣的木材商人建造的,后来商人破产了,回到老家去了,屋子主人换成了井某某的“山大王”——王某某。1927年10月24日,毛某某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某某,第一站就来到了大井。为了表示友好,毛某某送给王某某70
条枪发展武装。王某某非常高兴,当即回赠了500担稻谷和一些银元给工农革命军作军需给养,还将自己的住房让给工农革命军做营房。毛泽东就住在这屋东边的厢房里。让我们进去看看。
这是一幢典型的客家围屋,有5个大天井,44间房。我们主要参观一下毛某某的旧居。在这间昏暗的小屋里,有一盏小油灯,当时规定连以上的干部可以用3根灯芯,但是毛某某为了省油,坚持用一根灯芯照明办公。有一个作家到这里参观,写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站在毛某某当年住过的井某某的小土坯屋里,亲自体验一下那种神秘的力量,那种让星星之火燎原全中国的革命气息,在这里,我们没有理由悲哀。”
以上为《井某某导游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