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七章 认识区域知识点背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一、地理概况
1.位某某: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_*相连。
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3.面积: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4.人口:710万人(2010年)。地狭人稠。
5.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6.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7.气候特征: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8.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
(1)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2)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9.香港回归:(1)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2)政策: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3)区旗、区徽P43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2.发展现状:(1)海运: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航空: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3)铁路与公路:香港与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连,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
1.旅游业: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斯尼乐园等,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2.国际会展中心: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每年有许多大型会展活动在此举行。
3.国际信息中心:香港拥有先进的电信系统,是重要的国际信息中心。香港的报业、电视、广播、出版、邮政都很发达,能够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4.发达的教育: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四.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1.地位:香港回归以来,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位某某,被公认为全球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2.发展条件: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
3.经济结构: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1)对外贸易: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2)商业:目前,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区和商品转口港。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
(3)金融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4.产业升级(1)20世纪60~70年代:制造业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珠江三角洲等地大规模转移,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房地产、贸易、信息、金融、旅游等行业得到进一步加强。
(3)目前:香港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钟表、成衣、玩具、食品、首饰等。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一.地理概况
1.位某某: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经济特区。
2.范围或组成: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l9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3.人口分布: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澳门半岛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4.面积变化及原因: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平方千米。因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地,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
5.澳门回归:(1)回归时间:1999.12.20,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2)区旗、区徽P48
二.“海上花园”
1.气候与环境: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终年绿树繁花,以倚丽纤巧为特色,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2.主要旅游景点:澳门旅游景点众多,其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
3.经济(1)经济特征:澳门是自由港,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近些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2)工业部门:澳门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某某
1.珠江三角洲的成某某: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
2.位某某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某某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该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
(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某某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这里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3.发展成果: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㳠以上。
4.主要城市及发展
(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为**_*,***城市。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④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⑤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珠海:珠海位于珠江口西侧,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在已经形成纺织、轻工、电子等多种行业。水产品丰富,对虾等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珠海是**_*,现在建有大型机场。
5.产业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成某某: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位某某: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4.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5.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6.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二.***
1.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_*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2.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3.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区域北翼:
①南京:***城市,**_*。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_**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_**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2.区域南翼:
①杭州:***城市,**_*。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境内,南至宁波市慈溪境内,跨越杭州湾海域,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大缓解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大桥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②宁波:宁波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是**_*城市。
3.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一.城市群概况
1. ??? 位某某:长株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地区。
2. ??? 人口: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
3. ??? 位某某关系和交通关系:长株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
4. ??? 地位:长株潭三市是**_*区域。
二.三市的发展差异
长沙:**_*,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教育、科技、文化发达,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株洲:铁路枢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物流业也很发达。
湘潭:湘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三. 三市的发展联系
1. ??? 加强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2. ??? 建设“两型社会”的措施: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
以上为《第七章 认识区域知识点背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