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兼爱》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本文由用户“julyzzt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2 19:04:42 举报文档

以下为《7.《兼爱》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兼爱》教案

【学习目标】

熟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了解墨子的生平和思想,领会墨子语言浅显,论证繁复的写作风格。

【重点难点】

探究“兼相爱则治”的涵义,领会墨子语言浅显,论证繁复的写作风格。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纷争,诸子百家纷纷给出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某某;墨之所至,墨翟也”由此可见在当时墨家和儒家一样都有着较大影响。

二、解题。

1.《盖某某,宋之大夫,善守御(守卫和防御战术),为节用。或曰并孔某某,或曰在其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世之显学(与现实联系密切,引发广泛关注的学问),儒墨也。儒之所至,孔某某;墨之所至,墨翟也。”

2.墨子思想

兼爱非攻。兼爱,平等与博爱。君臣、父子、兄弟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由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尚同尚贤。尚同即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节用节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要求墨者也能身体力行。

天志明某某。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

好处: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由小到大,层层深入。

4.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明确]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

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

儒家的爱,爱是以自己为中心,从天性中的情感出发,强调推己及人,从有血缘关系之人,推广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墨子则认为父子兄弟君臣大夫诸侯,因为不能相互利,所以不相爱,把互利作为相爱的前提。墨家讲爱人如己,无差等的爱,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

语言特色。

墨子的文章反复论说,他为什么这么表达?

[明确]墨子文章“意显而语质”。——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言多而不辩(不讲求辞令),何也?"曰∶"……墨子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而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韩非子》

墨子的美学思想是实用至上的,这种文风和墨子学派一贯主张实用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

文章有为我与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某某,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某某,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钱某某《名山小言》

五、课后作业。

1.背诵本文,梳理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

2.你如何看待墨子“兼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7.《兼爱》教案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