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诗歌阅读训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诗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登岳某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某某。
吴某某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某某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本诗又题《与夏十二登岳某某》,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写出了洞庭水的境界宏阔。
B.颔联写景渗透着诗人的胸怀,也透露出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不安。
C.颔联境界极大,颈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包孕着诗人无限感慨。
D.尾联诗人涕泗横流,只因为自己与亲朋音信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
2.下列对张某某《念奴娇·过洞庭》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无一点风色”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C.下阕“尽挹西江”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3.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不同。(注:请分别从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两个角度分点答题)
4.对下面一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开篇写今昔对比,用语平白,削弱了对比感,乏善可陈。
B.诗人对洞庭湖分断吴某某、吐纳日月的描绘,极具恢宏的气象。
C.诗人孤舟老病中,看似悲戚,可对时局动荡的忧思尽在其中。
D.作品在表现诗人困顿处境的同时,更彰显他心系天下的胸怀。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6.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某某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某某、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7.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8.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己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
B.在颔联中,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的景象。
C.颔联、颈联由观景引出,虽然颔联只是写景,颈联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但两联内涵上一脉相通。
D.“凭轩涕泗流”一句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
9.后两联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句,详写杜丽娘眼前所见的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蒸霞蔚,碧瓦亭台,和煦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
D.第九句,表面上是杜丽娘批评养在深闺中的自己居然不知道时光的可贵,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实则批判了那些不欣赏自己青春年华的封建家长们。
36.请简要分析这首曲子的抒情手法。(考试做过,不用写)
37.“袅晴丝”原指春天柳枝上树虫吐出的细丝在空中飘舞,这其中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请你说出使用这三个字的妙处。
38.【皂罗袍】这段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诗歌阅读训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