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提升农村产业化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提升产业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方面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不难看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首要任务。
以本人工作的abc镇为例,近年来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并围绕葡萄和水稻两大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引导促进镇域内传统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了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大众农业”向注重效益与质量的“品牌农业”转型升级。尽管如此,abc镇农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偏低,投资风险仍然较大;农民劳动技能普遍不高,生产管理难度较大;农业生产成本提升,资金周转的困难加大。二是农业生产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现象较为普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农技运用能力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难以壮大;其次,村(社区)干部待遇低、工作任务重,很难找到懂经营、会管理、能发展集体经济的合适人选,村支两委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虽然冷链物流延长了销售周期,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不高。四是市场培育不能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作,为乡村产业建立一个人才储备资源库,从而让乡村产业的振兴具备一定的人才基础,实现产业振兴的第一步。
二是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组织形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打造一批能带动农民、连接市场、引领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通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切实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毕竟,农村人口严重老龄化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要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土地托管等方式,破解农业“小散弱”的瓶颈,大大降低农民减收风险。
三是延长产业链条,推动融合发展。要围绕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深化改革,盘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要以培育主导产业为核心,充分挖掘龙头企业的导向作用,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构建综合化发展的有效方式。二要加强特色产业资源、区位优势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等有机融合,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与风土民俗,加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宣传、包装、整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要大力培育新型流通业态。整合本地区的特色资源,构建一个电商网络购物平台,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发展乡村的互联网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在国内大中城市建设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窗口(体验店),构筑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多业态并举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提升农村产业化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