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上海市绿化特色街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上海市绿化特色街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1总则
1.0.1为适应和满足上海市绿化特色街区建设的需求编制本导则,旨在确保建设管理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在开展绿化特色街区选址、设计、建设、管理时,准确理解绿化特色街区理念、原则和方法,把握选址规划、设计要点、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相关问题。
1.0.2本导则主要针对上海市绿化特色街区的建设管理工作,适应于各区的绿化特色街区选址、设计、建设、养护、验收和管理。
1.0.3绿化特色街区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
2定义和分类
2.1定义
绿化特色街区是指绿化特色鲜明、绿化形式多样,能够体现良好的城市风貌、文化特点,同时具有生活、商业、商务、休闲等功能特质的街区围合范围内的道路路网或公共空间。
2.2选址条件
2.2.1街区内有较好的绿化基础和发展潜力,并具备林荫道、绿化特色道路、街心花园、立体绿化等资源潜质。
2.2.2街区本身具有一定特色,如历史风貌特色、商业特色、景观特色等。
2.2.3街区内市容市貌基本整齐,道路附属设施基本完善,沿街建筑立面基本美观。
2.3分类
2.3.1历史风貌绿化特色街区
街区以上海历史风貌区为主,街区内的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保留较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或城市风貌特色的绿化特色街区。
2.3.2和谐宜居绿化特色街区
街区以居住社区为主,街道沿线以服务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型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绿化特色街区。
2.3.3现代商业绿化特色街区
具有一定服务能级或业态特色的商业街或各级商业中心所组成的绿化特色街区。
2.3.4商务办公绿化特色街区
以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组成的绿化特色街区。
2.3.5景观休闲绿化特色街区
城市滨水区、公园绿地、城市地标等周边区域,拥有良好的景观资源,以休闲活动为主要功能的绿化特色街区。
3总体设计
3.0.1因地制宜,增加绿量
绿化特色街区的建设应以绿化种植的优化提升为主:依托街区内现有绿化资源,应保留有价值的原有乔木和特色花灌木;考虑光照条件和现状植物长势,宜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改造;挖掘街区内绿化潜力,以绿地建设为主,并提倡运用垂直绿化、容器花卉、园艺小品、围墙透绿等多种绿化形式,显著提高区域内的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
3.0.2主题鲜明,突出重点
按照“一个绿化特色街区一个主题”的原则,结合绿化特色街区的历史风貌、商业景点、生活服务的实际现状,明确绿化特色街区建设目标和主题,组织有特色的植物群落组合,并形成规模化种植。
3.0.3季相丰富、兼顾长效
绿化植物品种以色叶、开花植物为主,色叶开花植物比例不小于60%,突出季相变化或时令景观,增加景观层次性、色彩多样性和街道识别性;提倡引入新优植物品种;营造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配置的自然景观效果,易于后期维护,保持常态长效。
3.0.4技术创新、品质提升
结合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改良等技术成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丰富新优植物种类和应用形式,提升绿化特色街区品质。
3.0.5统筹规划、和谐统一
整合各类街景要素,宜对建筑立面装饰、市政设施、道路铺装等综合规划,分项实施。街区内的各类设施与元素,需在风格、色彩、材质上和谐统一,体现绿化特色街区景观的整体性。
4 分项设计
4.1行道树
4.1.1绿化特色街区同一路段内的行道树应品种统一、规格一致、主干通直、树形周正、植株健壮、无病虫害。
4.1.2对于街区内需进行新植或更换的行道树树种宜选用色叶树。根据街区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在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达标;□未达标
新增街心花园面积(m2)
□达标;□未达标
色叶开花植物比例(%)
≥60%
□达标;□未达标
新优植物品种(种)
(数量及品种)
□达标;□未达标
新技术运用情况(已采用的技术在□内打√):
□海绵城市;□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改良;
□其他(简要描述):
□运用;□未运用
苗木品质
——
□优良;□一般;
□差
土壤质量
——
□达标;□未达标
施工质量
——
□优良;□一般;
□差
区绿化市容局审核意见:
盖章:
日期:
市绿化市容局审核意见:
盖章:
日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上海市绿化特色街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