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危险度评价法及实例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危险度评价法
危险度评价法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六阶段”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国家标准等技术规范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等技术标准、规范编制了“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见表1),规定了危险度由物质(单元中危险、危害程度最大的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5个项目共同确定,其每项分别酌情按10、5、2、0分的级别赋值记分后,由5个项目累计和的总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
表1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
工 程
分 值
A(10分)
B(5分)
C(2分)
D(0分)
物质(系指单元中危险、有害程度最大之物质)
1.甲类可燃气体*1;
2.甲A类物质及液态烃类;
3.甲类固体;
4.极度危害物质*2。
1.乙类可燃气体;
2.甲B、乙A类可燃液体;
3.乙类固体;
4.高度危害物质。
1.乙B、丙A、丙B类可燃液体;
2.丙类可燃液体;
3.中、轻度危害物质。
不属于左某某A、B、C项之物质。
容 量*3
1.气体在1000m3以上;
2.液体在100m3以上。
1.气体在500~1000m3;
2.液体在50~100m3。
1.气体在100~500m3;
2.液体在10~50m3。
1.气体<100m3;
2.液体<10m3。
温 度
1000℃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
1.1000℃以上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度评价,评价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表3 各装置危险度指数及分级
序号
主要装置
物质
评分
容量评分m3
温度评分℃
压力评分MPa
操作评分
总分
等级
1
液氨储罐
装置情况
液氨
5
常温
1.5
系统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可能发生危险的操作
12
Ⅱ
取值
5
0
0
2
5
2
二硫化碳储罐
装置情况
二硫化碳
20
常温
0
系统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可能发生危险的操作
17
Ⅰ
取值
10
2
0
0
5
3
储气罐
装置情况
空气、氧气、氮气
以上为《危险度评价法及实例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