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红军东征纪念馆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红军东征纪念馆简介
红军东征纪念馆是1991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批准兴建的一座全面反映红军东征山西、抗日救亡革命历程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于1993年奠基, 1996年5月5日落成并对外开放。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和“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纪念碑”碑名。
红军东征纪***,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红军东征纪念馆为吕梁市政府直属全额事业单位,正处级建制,内设办公室、宣教部两个科室,编制16个。
红军东征纪念馆正面全景
红军东征纪念馆坐落于高台之上依山面河,气势雄伟,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布局疏密有致,环境优雅。纪念馆分展厅区和纪念碑区两个部分,一进纪念馆大门,展厅平台上竖立着毛泽东在东征时期形象的汉白玉塑像,展厅呈凹字形拔地而起,正面四根大理石方柱,上面是仿古四面坡式绿色琉璃瓦顶,古朴典雅。展厅的正中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红军东征纪念馆”7个镏金大字。
展厅基座正面镌刻着“红军万岁 东征胜利”8个大字,摘录自红军东征期间鲁迅、茅盾联名给红军贺电中的结束语。基座裙墙两侧是大理石浮雕,雕刻的是“战马在嘶鸣,黄河在咆哮,英雄的人民放下犁耙,扛起刀枪,三晋儿女告别父老,奔赴抗日前线”的几组画面,再现了红军东征时期的历史情景。
出展厅沿100级台阶而上,是红军东征纪念碑区。纪念碑碑体高耸,气势恢宏,大理石砌筑的船形碑座,上托着帆形碑身,两侧层次起伏苍翠柏林的衬托,远远望去犹如在巨浪中行驶的帆船,寓意红军东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碑的正面用 红军东征纪念碑区
镶嵌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碑名“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纪念碑”,碑的背面镌刻着描述红军东征的碑文。纪念碑两侧修建了凉亭,进行了园林式绿化,为参观游客营造瞻仰纪念碑庄严肃穆的环境。
史实
红军东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1936年2月21日,党中央、毛主席率领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强渡黄河,在山西转战五十余某某,历时75天,击溃闫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重创了阻拦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阎锡山晋绥军。为了避免内战,保存抗日力量,1936年5月5日,红军回师陕北,史称“红军东征”。红军东征歼敌13000余人,俘敌4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械4000余某某,火炮20余某某,扩红8000多人,筹款、物50万银元,建立党群组织25个,苏维埃政权64个,创建地方游击队30支,在山西大地点燃了革命火种,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1936年5月中旬,毛泽东主席在陕西延川大相寺召开的总结东征经验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讲到:“此次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款子,达到了预期目的。红军东征作为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序曲,是中华民族进行伟大抗日战争的前奏。红军东征是长征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从低谷走向高潮的里程碑,是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起点。红军东征唤起了全国各界人士抗日救国的热情,沉重地打击了蒋、阎某某,巩固和发展了陕甘根据地,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军东征,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政治上形成了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初步实现,文化上收获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红军东征是国内战争推向民族革命战争的战略实践,是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进行伟大抗日战争的前奏曲和中国革命走向抗日高潮的里程碑。是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009年5月,纪念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同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列为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十四个部委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7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定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先后被山西省委、省政府、省纪委、团省委、省党史办等各单位及各高校挂牌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共计80余种基地称号,累计与省、市、县各单位、大专院校及中小学签订54份共建教育基地协议。
/
纪念馆获得的部分荣誉称号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红军东征纪念馆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