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结合故事主要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与复杂性;
通过林冲性格转变过程,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自学资料
1.作者简介
施某某(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某某(今*_**,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某某、施某某。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创作背景
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任用奸臣,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军政腐败,国库亏空,将士战斗力弱化,北方辽军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因声势极盛,在民间广为流传。
3.关于林冲
林某某《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4.请阅读文本将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探究
一、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第1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第二部分:(第2-5段)
第三部分:(第6-9段)
第四部分:(第10-12段)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林冲的思想性格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请分小组探究:在以上情节中的林某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形象+依据)。
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小说起一定作用。文中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分别起什么作用?
思考探究
1、林某某是80万禁军教头,又武艺高强,却为何一直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一忍再忍?请选择一个典型的故事情节或细节,分析讨论林冲“忍”的原因。
?
2、这么能忍的林冲,为何最终不再忍?是什么让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林冲的悲剧只是林冲一个人的悲剧吗?
微写作:小说结尾, 林冲手刃仇敌之后,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了……漫天风雪,烟炎张天,这个孤独的灵魂充斥着满腔豪情被定格在苍茫天地之间,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位好汉说些什么呢?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作品简介
《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写起义发生是“乱自上作”。统治者上起皇帝、大臣,下至地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乃至吏役狱卒,全国上下,朝廷内外,形成统治网,公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镇关西之流。
艺术特色
1.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迥异性格也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如神机妙算的吴某某、忠勇仗义的鲁智深、神威刚猛的武松、英雄孤胆的石某某、敏捷机灵的燕青等。
2.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其中的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大闹清风寨、血溅鸳鸯楼、武松打虎、三打祝家庄等情节皆非常精彩,令人过目难忘。
3.语言上,采用古白话,洗练明快,活灵活现。《水浒传》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突出的特点,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作者也十分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譬如李逵的语言粗鲁幼稚,吴某某的语言聪慧机智,基本上达到了言如其人的艺术境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