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
题 目 以《功夫熊猫》为例浅析中美文化差异与融合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专)2103
姓 名 沈某某
学 号 ***0317
2021年 12月27日
摘要: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趋于频繁。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形式各种各样,而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传播传统民族文化和时代社会文化的重任。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梦工厂和中国的中影,成为了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电影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文化的作用。电影《功夫熊猫》的故事情节就吸引了很多观客,影片出现了很多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元素和符号,比如功夫、瓷器。毛笔书法等,这些都很好地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从《功夫熊猫1》到《功夫熊猫2》再到中美合拍的《功夫熊猫3》,引起了一大批外国人士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来体现中美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融合;《功夫熊猫》
一、引言: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喜剧电影。故事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虽说是美国人拍摄的电影,但影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该片由约翰·斯蒂芬森和马克·奥斯本执导,由闻名世界的好莱坞梦工厂倾力打造。《功夫熊猫》系列目前有三部,三部影片上映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功夫熊猫3》由于中方的加入,相比前两部来说,更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元素、中国风。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影片中的画面都无不传递着中华精神和中国文化。《功夫熊猫》也体现了美国精神。可以说,从《功夫熊猫》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体现,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分析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二、从《功夫熊猫》看中国文化
相信看过《功夫熊猫》的人,不难发现影片中处处渗透着中国文化。首先就是很明显的影片名,“功夫”和“熊猫”,两者都是属于中国所特有的。还有影片中出现的包子、面条、豆腐都是中国特色小吃,笛子、古筝、二胡等中国乐器。还有好多中国元素蕴含其中。除此之外,影片不仅仅只停留在这些文化表象上,其中故事情节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也在“功夫”这一载体上有了很好的体现。比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1、《功夫熊猫》中的儒家思想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功夫熊猫》中也有“仁”思想的体现。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阿宝是《功夫熊猫》的主角,他是一只身材肥胖、体型巨大的熊猫,幼年的他因为沈王爷对熊猫开展扫荡而被迫同父母分离,流落至和平谷,面馆老板平先生发现了躲在甜菜篓里的阿宝,便将他收为己子,抚养成人,阿宝对待平先生,做到了“孝悌”二字;太郎是《功夫熊猫》中的反派人物,武功极高,是功夫大师“师傅”的养子和徒弟,对绝世秘籍“神龙天书”有着非同一般的野心,企图越狱甚至对亦师亦友的浣熊师傅大打出手。
同为养子,阿宝做到了“仁爱”和“孝悌”,懂得爱亲人,爱己及人,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这样的美好品质也是受到了养父平先生的影响。品行仁厚的平先生收养了阿宝20年,平先生与村民的友善交往,造就了阿宝宽厚善良的性格。孟子说过:“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0(4):2.
[8]侯某某. 如何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r——以《美国队长》系列(Ⅰ,Ⅱ)电影为例[J]. 北方文学(中旬刊), 2016, 000(009):195.
[9]区颖, 王楠, 裴鼎鼎. 《功夫熊猫》渗透出的美国文化[J]. 电影文学, 2008(23):2.
[10]侯某某.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人才资源开发,2017,(02):233.
[11]赵某某.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品牌(下半月),2015,(01):285.
[12]王某某. 论《功夫熊猫》中中美文化的融合[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000(030):1-4.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