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作者稿件修订要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修改后再审稿件格式说明
修改后再审稿件须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论文修改说明:请确保在稿件正文之前附上论文修改说明,以方便专家再审和编辑部的后续工作。
修改后再审稿正文:请严格按照修改后再审通知邮件里的格式要求进行修改,尤其要注意首页页脚格式、参考文献格式、word版本等问题。
注意:本文档中的红色文字部分均不属于模版内容,请在提交修改后再审稿之前删去。
论文修改说明
依据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作者进行论文修改,并回复审稿人意见如下。
审稿意见1:
本文对多次往返取送货运输调度问题的定义简捷,但对所研究问题范围的设定欠清楚,尤其是对其中运输量的界定不清晰,没有明确指出是车辆的单次运载量还是多次的运输总量,需要清晰描述。
作者回复:
同意审稿人的意见。
第一轮投稿版本论文中,对所研究的“多次往返取送货运输调度问题”的问题界定和定义不是很清楚明确。审稿人提出的运输量是指车辆的单次运载量,对于多次运输量采用折算的方式进行了分解,折算计入每次的运输量计算之中。具体计算方法见新版本中增加的计算公式(6)。
在新的论文版本中,对问题的定义文字也进行了修订。新的问题定义如下:
“本文研究的多次往返取送货运输调度问题描述为:存在多个车场和一组有确定需求量的客户,每个车场内有一组确定装载能力车辆。已知车场与各客户间、客户之间的车辆行驶距离。假设运输过程必须满足以下约束条件:①每个车辆的运输路线始于出发车场, 终止于某一个车场点,不要求终止车场点和出发车场点重合;②每个客户仅由一辆车服务一次,其需求量能够一次得到满足;③每条路线上客户点的需求量之和不超过车辆的装载能力,运输具有多次往返的性质,并且每次运输量定义为一次前往的运输货物重量。问题目标是确定一组车辆行驶路线,使得车辆行驶总距离最小。”
新版本修改说明:
新版本中,运输量的具体计算方法见第3页计算公式(6)。
对问题的新版本定义,见论文第2页第4整段。
以上修订都用红色字体标注,以和之前投稿内容区别。
审稿意见2:
作者说明“多次往返取送货运输调度问题”可作为开放式往返运输调度问题的一个特例,直接说明其为NP-hard问题。针对NP-hard性质需要证明,或者通过一定的问题转化说明。请补充此内容。
作者回复:
接受审稿人的意见。首先,作者对问题的NP-hard性质加以证明。
证明的过程如下:
...
证明完毕。
新版本修改说明:
新论文3.2节第2段,增加了以上证明具体的步骤和内容。
增加内容用红色字体加以标注。
审稿意见3:
作者第三部分引入动态随机需求类型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平台是否接受此类订单?国外企业或者文献研究中是否有类似的订单需求,需要说明。
作者回复:
目前我国的平台接收此类订单的现象较少。但是还是存在的,例如调研中发现易某某等运输平台存在此类业务,具体业务描述请见参考文献[2]和[3]中描述。
国外的研究文献比较常见对此类需求的研究。例如文献 “Customer acceptance mechanisms for home deliveries in metropolitan area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4, 233(1): 193-207.”进行了如下的描述:
“Requests arrive in real time and are considered up to a certain cut-off time, which precedes the actual executio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offer an alternative time slot if a request for the selected time slot was rejected.”
从企业实践来看,英国 ASDA 公司为具有类似性质的客户需求提供服务,具体请参见网页https://doc.001pp.com/54678对其此类业务的展示说明。
新版本修改说明:
作者在新的版本中,将以上论述总结,加入3.4节第2段中(红色文字标注),以明确存在此类需求的实际运用背景。
此处填写稿件编号 已修改请再审稿
正 文
此处附上修改后再审稿内容,请务必确认符合格式要求,以免耽误之后的网络首发和出版进程,谢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作者稿件修订要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