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书本要点整理

本文由用户“可爱沁020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6-19 02:52: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近代史书本要点整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三纲XX,文化专制。

社会: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便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律。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

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840——1949)

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半殖民地;封建→半封建

封建→半封建的原因: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基本特征6点。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地主阶级:旧的封建统治阶级。

农民阶级:旧的被统治阶级。

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身受三重压迫。

中国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来源: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平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等)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

2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3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垄断近代工业,控制关税和盐税,设立银行,控制现代交通运输业,破坏中国农业经济等)

四、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部分传教士)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通过办报纸杂志和翻译出版书刊,《黄某某》等)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里元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台湾,香港,义和团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边疆危机与瓜分危机;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其他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与妥协)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郑某某《盛世危言》、王某某、薛某某、马某某)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梁启超;康有为;严复,救亡,《天演论》,社会进化论思想;《时某某》;孙山.中,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戊戌维新、辛亥革命)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洪秀全;XX改名天京;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纲领性文件,平均分配土地,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自给自足+绝对平均。后者:社会发展方案,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新式农民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战争)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1)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资深腐败现象的滋长,(3)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以不科学的思想理论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4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

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洋务派:封建统治阶级,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某某等

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某某《校悹庐抗议》)

(一)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企业: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_*,最大的兵工厂;李鸿章,XX,金陵机器局;左宗棠,福建,*_**(附设船政学堂),最大的造船厂;崇厚,**_*;张某某,XX,湖北枪炮厂。

民用企业(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官督商办):李鸿章,轮船招商局,XX矿务局,**_*,**_*。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福XX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主力,李鸿章管辖)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工艺学堂;军事学堂(船政学堂)。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行动:(1)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4)办学会。(5)设学堂。(6)办报纸。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XX、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这次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除京师大学堂(XX大学前身)以为,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的意义:

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改革社会风气方面的主张。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维新派自身的局限(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改良不行,必须革命。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以孙山.中为代表,是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山.中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檀香山,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XX武装起义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邹容《革命军》;陈某某《警世钟》《猛回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某某等。中国同盟会,日本东京,孙山.中黄兴宋教仁等,机关报《民报》,确定了革命纲领,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XX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不足:1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帝主张;2XX主义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3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革命派和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一场大论战。1905——1907 论题: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与三民主义中的不足对应的三点)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XX起义、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

XX首义与各地响应。(清帝被迫退位;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山.中在XX宣誓就职为临时大总统,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_**限性: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征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支柱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政.和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4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二次革命失败,护法运动,袁世凯忧惧而死,军阀使护法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从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根源于软弱性和妥协性):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战的后果之一: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削弱)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929——1933,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激化矛盾。

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发动二战。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苏联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在多国赢得胜利。

3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4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1946年,世界范围内的长期“冷战”。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辛亥革命后的一个时期,中国反动势力的政治代表主要是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政府。1925——1927的大革命,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直接斗争目标。1926年国共合作后的北伐战争,基本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取代北洋军阀统治全中国的,是国民党控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在这两个统治时期,封建压迫继续存在,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

(一)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扩张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因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国的资产阶级,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买办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无限制发行“法币”;大量发行内债;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对工业进行垄断式掠夺。

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极其艰难处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阻碍:

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由于在半殖半封社会条件下艰难生长起来):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练习。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有的兼有资本家和地主的两重身份,这些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及其方案。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方案。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实现性,所以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是继续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或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陈独秀在XX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青.新年》 )开始的。《青.新年》杂志和XX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陆某某、胡适等。

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鲁迅《狂人日记》,“吃人的礼教”;陈独秀,文学革命;胡适,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口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无革命实践,仅靠少数人的呐喊和有限的宣传手段,想根本改变是不可能的。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有的看问题片面,形式主义)

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已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态度,因为:

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这些怀疑推动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十月革命给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俄国与中国国情相同或近似,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

2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传播: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李大钊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1949年,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和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道路。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2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两个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第二个联盟)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应知应会题库500题
  2.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3. 中国共产党简史 第一章完整内容(1)
  4. 近现代史纲要重要笔记整理
  5. 中国共产党简史01
  6. 第一专题练习题
  7. 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8.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内容
  9. 近代史复习资料(1)(2)
  10.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11. 中美关系分析

以上为《近代史书本要点整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