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复习1-19》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84年,《中华人民***域法》颁布实施。
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某地、广西、宁夏、西藏5***。
6、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_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3、经济援助: 采取优惠措施,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文化保护: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2)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3)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5.政策支持: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第13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①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
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②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一国两制的含义: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背景: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的强大。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基本内涵:“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50年)不变。
(3)成功运用: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4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民用航空:***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信:(1)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复习1-19》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