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基础检测

本文由用户“lihong1118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28 12:47:0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为政以德基础检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为政以德》基础检测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北辰”指 北极星 ,这里比喻 统治者 。

2.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a解释句子中“道”“格”的含义,“道”: 通“导”,训导 ,“格”: 至,来,指内心归依 。“道千乘之国”中的“道”的含义是:通“导”,治理 ;《大学》“致知在格物”中的“格”的含义是:推究 。

b本章孔某某 对比 的手法,强调了 德治 的重要性。

3.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国家治理中,孔子认为在这三者中, “民信之” 最重要,因为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用原文回答),体现了儒家的 民本 思想。

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a.“敬事而信”中“敬”的含义是: 做事严肃认真 ;“使民”的含义是: 役使百姓 。

b.孔子认为统治者要“使民以时”,“以时”与孟某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表述 不违农时/无失其时/勿夺其时 相一致。(用原文回答)

5.根据《季氏将伐颛臾》回答下列问题:

a.“季氏将有事于某某”中“有事”是指:发动战争。“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文德”是指: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有国有家者”分别是指:诸侯与大夫。“萧墙之内”是指:集团内部。

b.孔子认为颛臾不可伐的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孔子批评冉有、季路的理由是认为他们: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某某。(用原文回答)

c.如何理解孔某某说的“均无贫”?

这里的“均”指的是“各得其分”,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6.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a.“非吾徒也”的意思是:不是我们自己人/不是我们同类人。

“攻”的意思是:批判、指责。

b. 孔子为什么对季氏极为痛恨?

一则因为“聚敛”必剥削百姓,不合其“为政以德”的主张;二则因为“季氏富于周公”,与礼有违。

7.说说“草上之风,必偃”的比喻义。

君子(统治者)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百姓)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比喻统治者的道德具有引领作用,折服、感化百姓从善。

8. 季康某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句中“敬”“忠”“劝”的含义分别是: 严肃认真 、对人对事尽心竭力、勤勉努力 。

9.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其作用。

正面: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反面:羿善射,Ya荡舟,俱不得其死然;季氏把持国政聚敛财富,祸起萧墙。

《为政以德》基础检测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

“北辰”指 ,这里比喻 。

2.子曰:“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有耻且格。”

a解释句子中“道”“格”的含义,“道”: ,“格”: 。“道千乘之国”中的“道”的含义是: ;《大学》“致知在格物”中的“格”的含义是: 。

b本章孔某某 的手法,强调了 的重要性。

3.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国家治理中,孔子认为在这三者中, 最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8. 季康某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句中“敬”“忠”“劝”的含义分别是: 、 、 。

9.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其作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为政以德基础检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