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热点问题)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点问题解答》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点问题解答
为激发国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教育部昨天传出消息,将组织举行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要求参赛作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
据介绍,此次大赛参赛项目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互联网+”传统产业;二是“互联网+”新业态;三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四是“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
大赛分报名、初赛复赛、总决赛三个阶段。报名时间为6月8日至7月31日。全国总决赛时间定于10月中旬在吉某某大学举行。此次大赛共设立金奖30个、银奖70个、铜奖200个,并在金奖团队中设立冠、亚、季军。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问题解答
近日,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邀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某某和网友互动,解答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问题。
问:对于高校来说,什么样的项目符合“互联网+”的要求?
张某某:本次大赛的主要任务是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参赛项目主要分四类:一是“互联网+”传统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二是“互联网+”新业态,即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三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即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四是“互联网+”技术创新,即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
问:项目申报时具体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有没有指定格式或模板?
张某某: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网、APP或微信公众平台进入报名系统,按步骤填写创业团队负责人个人注册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信息、创业项目其他信息,并上传项目计划书等。项目计划书没有统一格式要求。参赛团队已注册的,还需上传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问:是否从初赛开始就需要在官网报名?报名后资料能否修改?
张某某:所有参赛的团队都要在大赛报名系统报名后,才能参加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参赛作品采取逐级报备,必须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选拔才可参加全国总决赛。报名后个人注册信息不能修改,其它信息在报名截止日期(7月31日)前可修改。
问:高校是否有账号可以查看和管理本校报名情况?
张某某:大赛统一提供管理系统平台。各省、各高校登录系统进行报名信息管理、账号管理和维护。各省明确一名管理员,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创建账号信息,分配给各省管理员。高校账号由各省进行创建、分配和管理。
问: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是怎么组织的?参赛学生如何了解到校级处初赛、省级复赛的安排?
张某某:校级初赛由高校组织,省级复赛由省(区、市)教育厅组织。初赛复赛阶段的参赛材料、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省各高校自行决定。初赛复赛阶段具体安排请咨询各省联系人(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http://t.cn/hb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排?
张某某:校级初赛由高校组织,省级复赛由省(区、市)教育厅组织。初赛复赛阶段的参赛材料、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省各高校自行决定。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产生100个创意组项目、200个实践组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
问:能透露下赛场可以提供哪些服务或支持么?比如,项目展示或者路演等?怎么办理?
张某某:在全国总决赛阶段,承办方某某大学将学校3万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此次比赛的主赛场。组委会将为参加决赛的每个团队提供专用场所,并为赛事提供会议室、咖啡交流区等,也会为晋级参赛项目提供展示和路演平台。主赛场将全部实现有线和无线覆盖。届时将会有8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大赛服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热点问题)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点问题解答》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