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古代文化判断题课时练x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古代文化判断题练习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某某”;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某某、广州。( )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某某”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某某、纪某某,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某某,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
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
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
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
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
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77.对 78.对 79.错(不一定是功臣,也不一定是善意的评价)
80.错(谥号不一定是皇帝专用,大臣也有) 81.对 82.错(应该是“现实主义”)
83.错(《左传》不是,应该是《春秋》) 84.对 85.错(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6.对 87.错(是《孔雀东南飞》和《木某某》)
88.错(是从《史记》到《明史》,清代只有《清史稿》)
89.对 90.对 91.对 92.对 93.对 94.对 95.错(弄反了) 96.对
97.错(不是专为救济百姓建的)98.对 99.对
100.错(孤是君主的自称,孺人是对妇人的称呼)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古代文化判断题课时练x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