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美丽心灵观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美丽心灵观后感
电影《美丽心灵》讲述的是男主约翰·奈许患有精神分裂症,却在博弈论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对于这部影片我一开始是看不懂的,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这部影片想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直到影片中出现了转折点--男主的一些经历和人物是自己幻想出来的,看到这个情节我惊呆了,原来影片讲的是一个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偏执的故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男主约翰·奈许的话,他是一个有着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和感知觉障碍的人。
从影片的一开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男主约翰·奈许对数学的痴迷和偏执,让我映像深刻的镜头是约翰一遍遍用粉笔在玻璃窗上上演算着数学题。在一场派对上他还向别人开玩笑说能用数学证明别人的领带能有多么难看。在酒吧里,他用数学模型来刻画男女交往的最优选择。看到这里,我对他的这些迷惑行为感到奇怪,只能用“直男”来形容他,但是看到后面了解到他具有精神分裂症,幻想症,以及对数学的痴迷和偏执后对他的这些行为也就有了合理解释。
他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所以他一直苦苦研究他自己的理论—博弈论。教学楼的长廊里,教授叫住了约翰,严肃地告诉他:“学院已经结束论题的讨论,开始决定谁在哪实习,有的同学已有论文发表了”满脸羞愧的约翰急忙解释,但教授说他已经看过约翰的草稿了,觉得不够好。说完就推开餐厅的门进去了,约翰鼓足勇气跟了进去,他缠着教授再给他一次机会,安排讨论他的论题,教授打断了他,让他看看眼前的情形:一张桌子前坐着刚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潘某某教授,而学校里的每个教授都依次在他面前恭敬地放上一支造型古朴典雅的钢笔来祝贺他。教授严肃的教导约翰:“你要向潘某某教授一样以实力赢得尊重”受到刺激的约翰默默退出了餐厅。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度自信和害怕失败的人,在汉森邀他下棋时他表现出了极度的自信,认为自己会赢,但是下棋时被汉森的问题问得心慌意乱,输了棋后落荒而逃,走的时候还将棋盘打翻。
他希望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所以当他在餐厅中看到大家都为一个教授献上自己的钢笔时(表示尊敬),他眼里流露出失望羡慕的情绪。然而这一切他只能与一个人分享那就是他的室友—第一个臆想出来的人物,查某某。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闷的人,却臆想出了一个浪子室友,这说明他的内心是矛盾的,更是渴望与人交往的。他与室友的一切活动都是他自己的自我想象,他想像有一个人可以理解他,肯定他,每一次他与室友的聊天都是他内心的独白,他渴望有所突破,成为一个有所贡献的人。
所以在后来他有所成就,在惠勒研究室工作时,他又幻想出了第二个人物—所谓的老大帕彻。这个角色的出现表现了他不满于仅仅做几个实验,不甘于一些平凡的工作,他把自己幻想成一个救世主,一个从事高级机密、拥有极高破译解码能力的人。所以从此以后,他便陷入了无休止的无意义的解码中。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不喜欢也不擅长,他是一个沉闷的人,和同学在一起时也总是不愉快,所以他总是独自一个人,他也不喜欢与人交流和交往。在一次教学中,外面的工人在施工吵到了教室里的正常上课,他解决的方式是关上教室的窗,但是由于是夏天学生反映说关上窗的话太热了,希望能开窗,但是被约翰拒绝了。高傲的约翰扔掉了被他斥为废止的教科书,开始在黑板上书写一道表达式,他一边写一边说:“我一直认为开这门课是资源浪费,不过既然来了,还是教大家一点新东西”。这时一个名叫艾丽西亚·拉迪的女生站了起来,她走到窗前,打开窗,嗓音又冲进来,她冲着下面喊:“对不起,我们有个大麻烦,窗关着,太热,开着,又太吵,你们能暂时休息45分钟吗?”正在施工的工人们痛快地答应了姑娘的请求。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交流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亚的爱鼓励着他。最后他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大家依次为约翰献上自己的钢笔。
不可否认的是,是他自己的坚定意志,还有艾丽西亚对他的爱与鼓励改变了他,成就了今天的他。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脑中的幻想,不要因为幻想而迷失了自我。理想中的自我与幻想中的自我会有差距,但是我们要勇于接纳现实中不完美的自己,要懂得悦纳自己,同时努力朝着理想中的自我前进。还有,我们其他人在面对存在这种类似情况的人时,我们要多一些关爱和理解,鼓励、帮助他们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还有就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需要与人沟通交往,要学会沟通,要学会交友,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和生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美丽心灵观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