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XX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 (9月20***)》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_**公室:
今年以来,XX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两清零一健全”年度目标,聚焦贫困地区,压实工作责任,完善政策举措,强化资金保障,凝聚各方力量,深化党建推动,全力、全域、全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现将我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年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自2013年以来,我县纳入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的贫困人口976户3515人。截至2018年8月,累计脱贫731户278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29%降至2017年底的0.45%。2018年,主要是通过实施“十大工程”政策措施,稳定实现贫困村清零、贫困户清零、健全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两清零一健全”的攻坚目标任务,即实现现行标准下除社会兜底(33户63人)以外的214户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稳定脱贫,小街镇匡某某和牛栏江镇荒田、大箐3个贫困村达标出列,县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健全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2018年,制定《XX县2018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与各镇(街道)、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18年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对照《XX市6个非国贫县2018年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表》,紧盯目标任务,分解《XX县2018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责任表》,明确2018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及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实施挂图作战。悬挂《2018年脱贫攻坚到村到户贫困退出挂图监测作战表》,对贫困人口、贫困村退出“6· 10”指标进行挂图上墙,实施动态监测。1—8月贫困人口达到6项脱贫标准的贫困户158户451人,3个贫困村出列退出“十项指标”中,小街匡某某村委会、牛栏江镇荒田村委会9项指标达标(村集体经济收入未达标),牛栏江镇大箐村委会8项指标达标(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发生率未达标)。未达到贫困退出指标要求的贫困人口、贫困村已制定相应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力争10月底完成今年脱贫目标任务。
(二)以“两不愁”为基础,确保基本生活保障。
围绕“两不愁”基础目标,多措并举,夯实增收基础。着力发展产业,以产业增收为核心,确保人均收入稳定达标。同时,以务工增收、生态补偿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通过产业促脱贫,务工及生态补偿促增收,实现贫困户“两不愁”、奔小康。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印发《XX县2018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帮扶责任、主体责任;印发《XX县农业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成立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分指挥部督导组,深入各镇(街道)督导检查产业扶贫工作。二是根据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一县一业”工程,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发展优质粮食、特色烟草、特色蔬菜、品牌花卉、特色林果、特色中药材、山地牧业这7大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018年8月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0元。截至8月,完成蔬菜(含甜脆豌豆、雪莲果)种植22.4612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种植114.7亩。完成粮食种植20.6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种植644.17亩。完成畜牧业产值5.3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7户,养殖猪、牛、羊、鸡等3400头(只)。完成烤烟移栽2.446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种植600亩。三是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产业培训等工作。在东村、大箐、荒田实施科技增粮物技配套商品有机肥各20吨,向东村、核桃、匡某某、荒田、大箐5个村委会提供生物农药45件、帮扶资金5万元;在干河菜籽箐、大火地易地扶贫搬迁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8套、配置节柴炉灶20台;在荒田、果子园、水海、保某某、大坡村委会投入1000万元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覆盖建档立卡户43户;开展粮食产业培训3期、蔬菜产业技术培训2期、畜牧养殖产业技术培训3期、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5期,参加培训939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人数204人次。
2.大力开展生态脱贫。积极落实生态补偿及退耕还林政策,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生态补偿627户补偿资金342469.84元,退耕还林263户补偿资金220993.75元,建档立卡户护林员8人补助资金62100元。
3.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一是印发《***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促进农民就业工作的通知》《XX县务工增收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务工增收脱贫一批”工作实施方案》《XX县务工增收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关于开展人社科级干部“挂镇包村”助脱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全县开展务工增收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 “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上门服务活动,截至8月底,采集近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能力、就业创业意愿等基本信息。三是多渠道发布113户企业招聘信息481余条次,在全县75个村(居)委会喷绘、悬挂永久性标语、横幅168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将岗位、政策等信息及时精准进村到人。四是开展“春风行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送岗进村”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截至8月底,举办现场招聘会9场次,组织151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有效就业岗位5336个,5000余人次城乡求职者到场应聘,签订用工意向性协议495人次;同时,联合3镇2街道开展“送岗进村”专场招聘会4场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1500余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50余份。五是依托XX区、花卉园区和职教基地,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餐饮住宿服务,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好*_**就业扶贫行动计划,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截至8月底,全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79人,向XXXX区转移就业52人,向XX周边地区转移就业51人;向XX区、花卉示范园区等企业规模化转移就业756人次,各镇(街道)向辖区内企业就地就近规模化转移660余人。六是开展“挂镇包村”助脱贫行动,深入贫困村发放《培训、就业需求调查统计表》,截至8月底,收集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需求信息532条,完成建档立卡人员培训242人(国家职业工种目录外),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数300人的80.67%。
(三)以“三保障”为重点,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加大“三保障”工作力度,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大重点工程,扶贫措施日益精准,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结合社会兜底保障,多重举措,让贫困户吃上“定心丸”。
1.教育保障扎实推进。我县现有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90所,全县普通中小学在校生41358人。一是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2018年春季学期按150元/生?学期的标准共资助幼儿3248人(含民办),资助金额48.72万元。二是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工作。2018年春季学期下拨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含贫困寄宿生补助)共计960.6015万,其中资助小学生4892人,补助标准540元/生?学期;初中生9879人,补助标准665元/生?学期;3948名贫困寄宿生在补助标准基础上每生每学期多100元。三是做好普通高中助学金补助工作。2018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助学金享受补助751人,补助资金66.625万元,其中一等助学金206人,补助标准每生每学期1250元,发放金额25.75万元;二等助学金545人,每生每学期750元,发放金额40.875万元。发放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学杂费153人,每生每学期400元,发放金额6.12万元;发放5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生活费6.875万元,补助标准每生每学期1250元。四是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补助工作。自2018年4月起,启动中职学校免学费、***支付工作。中职学校免学费、助学金资助标准各为1000元/生/学期,截止8月底,发放免学费9566人,1216.85万元、助学金4541人,454.1万元。五是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截止8月底,为920名高中学生办理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六是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某某”工作。县内各学校不断健全“控辍保某某”工作长效机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手段、经济救助、乡规民约等措施,做好“控辍保某某”工作,确保实现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1%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目前,全县初中、小学零辍学。七是开展2018年春季“雨露计划”资助60名建档立卡户家庭大中专学生,补助资金9万元。
2.医疗保障深入实施。一是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2018年全县351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全部人员100%由财政全额资助参保,100%完成系统内标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享受特殊政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比对及进村入户进行核查,符合参保缴费人员2090人,已领取待遇人员624人。三是严格落实《*_**公厅关于印发XX市贯彻落实XX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截至8月底,我县建档立卡人员就诊2785人次,门诊总费用15.802242万元,基本医保报销11.946841万元,住院总费用276.56286万,基本医保报销204.52102万元,医保合计报销216.467861万元,大病医保报销5.26538万元,民政救助31.8282万元,医疗救助32.069571万元,政府兜底4.276986万元。
3.危房改造稳步实施。2018年,市级下达我县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00户,已全部完成。按照“卡内卡外并重、类内类外统筹、前期后期兼顾、加固重建并用”的要求,以危房清零为目标,聚集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坚持“三最两就”原则,全力以赴做好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目前,我县4类重点对象1623户,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经鉴定及各镇(街道)上报,实际危房存量3155户,除不愿改造等情况外,可实施改造2879户。4类重点对象开工1043户,开工率64.26%;竣工891户,竣工率54.9%。
4.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推进。XX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72户251人,安置方式均为集中安置,其中嵩阳街道东村居委会干河菜子箐安置点52户193人,牛栏江镇荒田村委会大火地安置点20户58人。搬迁项目于2017年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6月底实现全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迁。两安置点于2018年7月底启动老村旧房拆除工作,截至8月底,嵩阳街道东村居委会干河村、菜子箐村老村旧房已完成拆除,牛栏江镇荒田村委会大火地村老村旧房已完成部分拆除,全县共拆除旧房57户,拆除率达79%,剩余旧房将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时限,于9月底前全部拆除。
5.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截至8月底,共有特困供养对象385人,其中集中供养123人,分散供养262人。全县24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特困人员供养,346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享受低保。同时,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55元,增幅达11%,特困供养标准由600元提高到665元,增幅达11%。二是发挥“救急难”临时救助功能。截至8月底,对721名城乡居民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293.18万元。其中,救助建档立卡户20人,发放救助金9.5万元。三是完善医疗兜底保障制度。截至8月底,通过“一站式”医疗救助,救助812人,救助医疗费108.35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享受医疗救助56人,发放救助金2.891万元。四是完善贫困残疾群众社会福利。截至8月底,3259名残疾人领取护理补贴,1304名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农户+基地”的模式,扶持了5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创业增收。为104户贫困残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7.5万元。共配发残疾人恢复和补偿社会功能用品用具345件,其中轮椅84辆、助行器7台、电动轮椅40辆,助听器156套,智能手机40台。
6.以改善民生为主线,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一是水质检测实现全覆盖。2018年1月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属的164件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水质检测。根据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本次送达水样152件,检测指标33项,其中,合格105件,不合格47件,合格率69%。2018年8月23日,根据《XX市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召开县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第三次调度会,安排部署下步水质检测工作,确保2018年10月前农村饮水安全达到考核标准。二是农村饮水项目稳步开展。杨林集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于2017年6月2日开工建设,于2018年6月29日通过县级初验,现已投入使用;XX县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于2017年11月3日开工建设,于2018年5月10日通过县级初验,现已投入使用;XX县小街集镇供水工程于2017年10月13日开工建设,2018年6月28日通过县级初验,现已投入使用。XX县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主要解决嵩阳街道东村社区居委会(土白场、东村、西村、老草凹、干河菜子箐易地扶贫搬XX置点)、小街镇匡某某村委会(杨家村、燕麦地凹村、匡某某村、陡山村、三岔河村)、牛栏江镇大箐村委会(大箐村)及荒田村委会(大麦地、田某某)共计12个自然村和1个安置点的饮水安全问题,总受益人口5353人,项目于2018年7月27***批准投资建设,总投资217.37万元,预计9月底可开工建设。
(四)以精准识别为抓手,抓实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紧盯精准识别,扎实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我县认真贯彻落实《**_*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的通知》文件及省、市会议精神,圆满完成了2018年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2018年共清退51人,补录54人,自然增减81人,新识别贫困户1户4人。同时为实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与各行业部门数据有效衔接,确保全县扶贫数据完全一致,县扶贫办开展了行业部门数据对比专项行动,全国扶贫开发***、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卫某某、县人社局等14家县级行业部门进行了专项对比,对比发现的错误数据、疑似问题数据进行全面清洗,聚焦问题整改,做到问题全清零、挂帐全销号,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五)以扶贫项目为依托,夯实贫困村发展后劲。截至2018年7月20日,县级财政安排1300万元用于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300万用于健康扶贫,1000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上级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70万元。拨付2017年雨露计划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拨付2018年雨露计划市级补助资金9万元;拨付2018年小额贷款贴息省级资金17.5万元;拨付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万元;拨付2018年财政专项扶贫建设项目资金535万元到嵩阳、小街、牛栏江镇;拨付小额扶贫贷款贴、工作经费、风险金等20万元和驻村工作队经费9***;拨付县级年初预算安排资金50万***。2016年县级配套扶贫开发项目杨林镇落水洞石子河村民小组结余资金5万元;2018年6月杨林镇退回2010年扶贫资金 2.2万元,云南XX***退回2017年县级按排的贷款利息结余资金10.2万元,***扶贫资金专户,下一步将安排用于2018年脱贫攻坚项目。
除以上项目外,2018年专项资金扶贫项目主要为嵩阳街道大营居委会黄栎山村内道路硬化、东村居委会干河菜籽箐易地搬迁村内道路硬化、小街镇匡某某村委会三岔河进村道路硬化、牛栏江镇荒田村委会大麦地村内道路硬化、荒田村委会大火地易地搬迁进村道路、村内道路硬化、大箐村委会马场地进村道路硬化6个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发放小额扶贫信贷128户460万元。
(六)以提升动力为杠杆,建立完善督查问效问责体系。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我县高度重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紧紧围绕2017年党委政.和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省委巡视组、市纪委检查组对脱贫攻坚工作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自查自纠和整改,保障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由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为组长的督查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督查领导小组负责督查督促全县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以来,通过执行五项机制共排查、移交、处置问题205个,问责处理12人,党纪处分11人,醒谈话36人,纠错诫勉谈话42人,办结率达100%。通报曝光6期,16个典型案例,涉及19名党员干部。
(七)以发现问题为导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8年以来,围绕2017年省市考核检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年脱贫攻坚督查检查、2018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检查、2018年各镇(街道)交叉检查、各单位自检自查发现的问题,印发《关于对省市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分解立项督查的通知》《XX县2018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交叉检查及重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方案》《XX县关于开展“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实施方案》等文件,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各镇(街道)、13个脱贫攻坚分指挥部,认真落实省、市、县提出的整改要求,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举一反三,全面查摆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梳理汇总,坚持运用“六步六单”工作法推动问题整改。截至目前,提出问题242个,按六步六单整改销号问题177个,销号后仍需持续整改问题32个,因未整改到位还未销号问题33个。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当前我县脱贫攻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所有贫困人口达到6项脱贫标准任务依然艰巨。1—8月贫困人口达到6项脱贫标准贫困户158户451人,人数占2018年实现稳定脱贫建档立卡户总人数214户666人的68%。未达到6项脱贫标准贫困户56户215人中,其中,人均纯收入未达标贫困户64户,安全住房未达标贫困户43户。最后一个季度,要实现目前未达到6项脱贫标准贫困户逐步脱贫,圆满完成2018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工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二是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依然薄弱。匡某某、大箐、荒田3个贫困村均属偏远山区,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出租集体土地、林场、商铺等增加经济收入。有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贫困村,因项目层次低、市场竞争差等问题,无法形成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经营,导致集体经济增收困难。
三是帮扶措施单一,针对性不强。干部帮扶过程中,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突出,缺乏针对性和持续性,帮扶实效不明显。部分帮扶干部未制定详细的因人因户措施,或制定的帮扶措施不具体,不具有针对性,因人因户施策效果不明显。
四是扶贫项目进展缓慢。如,嵩阳街道大营居委会黄栎山村内道路硬化、蓄水池建设、公厕建设、路灯安装、垃圾池建设一直未能开工,小街镇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采用贷款贴息方式进行,按照每户上限3万元,3年期,利率为5%(其中,农户承担2%,政府承担3%),根据提供贷款利率3年政府应贴息约810万。现已改造完成并验收合格559户需兑付补助资金1131万元无资金兑付。
二是解决整改调出搬迁对象已兑付中央资金96.2万元资金缺口。2016年,嵩阳街道按易地搬迁原政策要求向2016年已实施易地搬迁的嵩阳街道山脚居委会麦冲安置点37户按户均2.6万元标准发放中央预算内资金96.2万元,由于政策调整,要求整改,整改后该37户因原址原建全部剔除易地扶贫搬迁范围,该资金未收回并做挂账处理,目前上级财政将搬迁指标之外的剩余中央预算资金全部收回,致使96.2万元挂账资金无法落实。
三是易地搬XX置点配套项目资金缺口542.467万元
四是扶贫项目资金缺口437.74万元。
五是加快易地搬迁点土地增减挂钩统筹推进工作。我县干河菜子箐老村旧房已基本完成拆除,大火地老村旧房部分完成拆除,大火地增减挂钩方案已上报,两安置点老村土地复垦复绿、指标流转交易等相关工作需请市级部门帮助协调加快推进。
***公室
2018年9月19日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XX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 (9月20***)》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