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练习

本文由用户“atmel2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8-15 07:37: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北京的春节练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课《北京的春节》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正月(zhXXXXXng) 小贩(fXXXXXn) B.骆驼(luò) 店铺(pù)

C.爆竹(bào) 彼此(bXXXXX) D.贺年(hè) 恰好(qià)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yì zhXXXXX yXXXXXn( )的工夫,就到了除夕。天刚擦黑,,rán

fàng( )的烟花就把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

2.就着xiXXXXXng cù( )泡过的腊八蒜,大人们吃着香喷喷的jiXXXXXo zi

( ),孩子们则吃着最喜欢的zá bànr(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万象( )( ) 日夜( )( ) ( )( )得已

截然( )( ) 悬灯( )( ) 残灯( )( )

1.形容喜庆、热闹的景象的词语是: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

2.新的一年开始了,到处都呈现出一片 的景象。

3.根据意思选出正确的词语。

(1)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

(2)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 )

(3)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用加点词写句子)

2.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在的农村。(改病句)

3.我们家房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五、读句子,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

②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③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1.找出句子里富有“京味儿”语言特色的词语画上横线,我知道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 、 。

2.文中像这样通俗化、口语化,具有北京风味的词语还有:

、 。

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农业展览会”是指 ,作者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老北京春节 这一民俗。

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1)“ ”说明灯的数量多;“ ”说明灯的种类多。作者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 。

(2)仿照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超市里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元宵,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七、回顾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北京的春节》一文,作者 (填人名),是按照 顺序来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 就开始了,到 才结束。

2.课文详写的内容有( )。(填序号)

A.腊月初八 B.过小年 C.除夕 D.正月初一 E.正月初六 F.元宵节

3.本文有的部分详写,有的部分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八、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这段话按照 顺序,围绕“ ”来写,第一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 。

2.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作者从 、 、 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 。

3.下面哪些是老北京人过除夕的习俗呢?(填序号)( )

A.做年菜 B.穿新衣 C.贴对联 D.贴年画 E.看春晚 F.全城休息

G.灯火通宵 H.放鞭炮 I.守岁 J.吃团圆饭 K.看电影 L.祭祖

以上为《北京的春节练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