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题库——1判断题

本文由用户“hujingshuo”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06 04:55: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党史题库——1判断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说明:本题库由判断题(272题)、单项选择题(877题)、多项选择题(267题)和XX省(60题)以及XX市(40题)单项选择题组成,共1516题。

来源:本书编写组:《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500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正确与否,将判断的结果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本部分共272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是封建主义。(×)

辛亥革命的政治任务就是推翻清朝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本身不具有反对帝国主义性质。(×)

孙*_**领导和指挥了1911年10月爆发的XX起义。(×)

中国第一个有明确政治纲领和组织机构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就是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是完全失败的一次近代革命。(×)

辛亥革命第一次推翻了封建主义,恢复了国家的主权,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担任主编的《青.新年》(原《青年杂志》)正式出版。(√)

初期新文化运动,实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已经超出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反帝反封建。(×)

巴黎和会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终归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属于革命的动力,但任何资产阶级都不可能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资产阶级革命的前途则是资本主义。(×)

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权不同。(√)

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与他们组成统一战线。(×)

在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孙山.中。(×)

最早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陈独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XX正式举行,李大钊和陈独秀作为党的创始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7月1日。(×)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在党正式成立之前。(×)

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正式确立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正式确定每年的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1928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山.中的新三民主义纲领。(√)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同意与孙山.中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主要是因为孙山.中具有共产主义思想。(×)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三大。(×)

第一次“左”倾错误是在瞿秋白为中央主要领导的时候发生的。(√)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是在“三湾改编”以后。(√)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

中国国情的特点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的。(×)

由于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也由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在战略上,红军是以少胜多的,在战术上也同样是以少胜多的。(×)

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基本标志就是,不仅是战斗队,而且也是工作队和生产队。(√)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根源上说都是唯心主义。(×)

中国共产党内的思想斗争主要是同封建主义的思想斗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纲领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但并不消灭-般的资本主义。(√)

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

1935年1月召开的XX会议是我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背景下进行的。(√)

长征精神的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在XX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

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在党内统治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是以李某某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最大相同点是都有一个两党承认的政治纲领。(×)

土地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

王明犯的错误一直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其政治基础是共同抗日。(√)

XX整风运动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2年XX整风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机会主义。(×)

XX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中共七大特别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群众路线。(×)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进行武装斗争。(√)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的问题。(√)

在抗美援朝前,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新中国成立后,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部分予以承认。(×)

新中国宣布成立后,中国政府宣布愿意同世界上一切国家无条件建立外交关系。(×)

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土地改革的完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九学社、致公党、台盟是新中国八个民主党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全国所有各大中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签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一律宣布废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49年4月23日,XX的解放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949年的《共同纲领》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并不是一概废除。(√)

在新XX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意味着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

“四马分肥”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指企业利润按国家征收的所得税金、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和资方的股息红利四部分。(×)

早在1953年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节制生育的政策性文件,赞成适当节制生育。(√)

没收官僚资本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反”运动主要在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中进行。(×)

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董必武。(×)

刘少奇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次会议。(×)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才完成,1954年制定的宪法当然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没收、限制改造的政策。(×)

新XX区的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阶级,也是消灭地主个人。(×)

社会主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大改造的重点。(√)

1950年10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的政策。(×)

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中央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不宜过快,要求不能过急”的意见,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而受到批判的是陈云。(×)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富农的政策是:彻底消灭富农。(×)

资本主义商业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资产阶级的本性是唯利是图。(√)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这是两个性质相同的革命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时间是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限制与反限制(对城乡私人资本主义而言),将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斗争的主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标志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

党的八大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确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完全彻底解决。(√)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从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上看是正确的。(√)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其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党内的主观主义有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两种。(×)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完全改变了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以农业为主的局面。(×)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题是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问题。(√)

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被选为党的总书记。(√)

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党的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它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

在中共八大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斗争仍然是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全面的深刻的正确认识。(√)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只是占主导地位,还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无产阶级是个先进的阶级,所以无产阶级内部每一个人当然都很先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是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证明,“左”和右都会葬送无产阶级领导权。(√)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三面红旗”指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在我们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

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运动。(×)

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针对执政党的特点,毛泽东始终把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

与所有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具有对抗性的。(×)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

关系到党的整个事业和党的建设的决定因素是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

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归根结底是由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要求所决定的。(√)

不结盟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没有与任何国家或以任何形式结盟。(×)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胜利,事实证明,中国革命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表现为对抗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思想。(×)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大跃进”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

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大的失误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反右倾,鼓干劲”的要求下,全国继续掀起继续“大跃进”的高潮,遭到最大破坏的是工业。(×)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是在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以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领导的右派分子确实存在。(√)

中共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中共九大参加代表1512人,其代表不是通过正常选举产生的。(√)

党的十大与党的九大一样,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都是错误的。(√)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文化大革命”后期,这首有代表性的诗矛头直指林彪反党集团。(×)

“文化大革命”是场浩劫,使我国失去贵的历史机遇,“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工农业总产值指数出现了负增长。(×)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些“左”倾错误论点,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

“文化大革命”是由林彪、“四人帮”一伙发动和领导的,他们“文”“武”左右开弓,为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制造了排山倒海之势。(×)

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大基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和策。(×)

“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设上来。(√)

我党继XX风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粉碎“四人帮”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我们党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右和“左”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思想路线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经济相同。(×)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中三全会上提出来的。(√)

中共十一届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可归结为:战争与革命。(√)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未曾预料到的大收获,是乡镇企业的崛起。(√)

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

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是在中共十三大以后。(×)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进入第二步,重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则属于敌我矛盾。(×)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由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和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是党的十二XX过的新党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党的十二大之后。(×)

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发出三个“一号文件”,不断推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措施。(√)

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是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没有把经济建设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是集约化经营。(×)

正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在中共十三大上。(√)

系统地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

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是中共十三大。(√)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是在中共十四大上。(√)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十五大上。(×)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先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孙山.中、毛泽东和邓小平。(√)

中共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生育政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西方国家全面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超过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到2035年时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2035年远景目标,届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
  2. 《中共党史》知识竞赛1000题【含答案】
  3. 党史笔记内容
  4.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应知应会题库500题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专题随堂测试答案
  6.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研讨材料
  7. “四史”应知应会(1)
  8.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9.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路线
  10. 学党史 颂党情征文
  11.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心得体会
  12.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应知应会题库
  13. “学党史、忆初心、悟思想”读书心得
  14.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以上为《党史题库——1判断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