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三北防护林设计要领(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三)
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及实施要领
某地林***高级工程师 王某某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针对“三北”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严重的局面于1978年启动的一 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经过近 29 年的持续建设,这项工程建设已使“三北”地区20%多的沙漠化土 地得到基本治理, 4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 这项工程已累计完成工程保存面积 2507 万某某, 初步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还使工程区 2/3 的平原农区实现了林 网化,庇护农田达3亿多亩,年均增产粮食 1100 万吨。工程区还营造水源涵养林 100 余万某某、薪炭 林 91.2 万某某、经济林近 500 万某某,年净增涵养水量 3.3 亿吨。另外,工程区通过建设草原防护林 体系,使原来严重退化、沙化、碱化的 3000 万某某草原得到保护和恢复,年均可增产牧草 445 万吨, 有效地增强了草原的载畜能力。
2001 年,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复, 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 涉及三北地区的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590 个县(旗、市、区), 总面积 405.39 万平方公里, 占 国土总面积的 42.2%。到 2010 年, 在有效保护好工程区内现有 2787 万某某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工 程 950 万某某,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 1.84 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 系,初步遏制了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在沙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 4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 治理,使风沙危害程度和沙尘暴发生频率有效降低。
三北防护林工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重大成绩,首先取决于党政.和府启动这一大型生态建设工程, 其次取决于相关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而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的顺利完成和质量的保证无 疑归结为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组织实施。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
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主要包括: 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作业区选择、作业区外业调查、内业 设计及作业设计审批等几方面的内容。
1
(一)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
1、作业设计的依据
作业任务量已落实到小班的总体规划或其他规划设计文件;下达的工程作业设计年度计划任务。
2、作业设计的任务
已落实的年度工程作业设计任务,并对每个作业区做出具体技术规定,指导施工。
(二)作业区选择
依据总体规划图及附表、年度计划选择工程作业区, 将任务落实到各个工程作业区。工程作业区的 布置要相对集中, 便于管理, 便于施工。工程作业区总面积与年度计划应尽量吻合, 负误差最大不超过
10%。
工程作业区先在室内按总体规划图选择, 再到现地踏查。踏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地类或小班界线是 否变更、总体设计的设计内容是否合理。
工程作业区由组织者负责选择,由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共同查看、核实。
在核实现场将工程作业区位置用铅笔勾绘在以乡镇为单位分幅的总体设计图或地形图上。如使用地 形图,地形图的比例尺与总体设计的设计图要一致,最小作业区的成图面积≥2 3?times;2 3湣M保鹉?的作业区要标注在同一份地形图上。
(三)作业区外业调查
1、调查方法
先踏查整个工程作业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调查点,目测记载。
2、调查记录内容
2.1 作业区编号
“邮政编码”+“村屯名的汉语拼音缩写(大写字母, 双声母选第 1 个字母)”+“-”+“年份”+“-” +“阿拉伯数字序号(3 位数)”。示例:100102NHQ-2002-008
2.2 日期
完整填写调查年月日
2
2.3 调查者
签署调查个人姓名, 不得签署××调查组、××科、××调查队等不能确认调查者个人身份的名称。
2.4 位置
乡镇(林场、分场),村屯(工区), 林某某,小班;所在地形图比例尺、图幅号、公里网区间。
2.5 作业区立地特征
地形、地貌、地类、母岩、土壤、小气候等。
2.6 植被
植被类型、植被总盖度、各层盖度、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种)及其生态型、多度、盖度、
高度。
2.7 需要保护的对象
珍稀濒危植物、古树名木、古迹、历史遗存、有特殊价值的景点、珍稀濒危动物或有益动物的栖息 地(如小片灌丛、站杆、水池、洞穴等)。
2.8 树种
根据工程作业区及附近林分、树木的生长情况查看总体设计等技术文件确定的树种是否恰当, 提出 补充、修改意见。
2.9 社会、经济情况
社会、经济、交通、权属、经营习惯等。
3、作业设计编制单元
作业设计以工程作业区为单元编制,作业区原则上为一个小班。当小班面积过大时,可划分为 2-3 个细班, 每个细班为一个作业区。细班的编号可在小班编号后加①②③……予以区分。当相邻或相近的 数个小班其立地条件、经营方向、树种选择一致, 而数个小班的总面积不大时, 也可合并为一个作业区。
4、记录格式
用表格记录,表格样式见附表 2。
(四)工程作业区面积测量
工程作业区的面积以实测为准。作业区形状规则时可用测绳测量, 当边界不规则时要用带镜罗某某、 经纬仪或经过差分纠正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量。测量闭合差不大于 1/100。测量数据记
3
录于《工程作业区现状调查表》 (附表 3)。
(五)工程作业内业设计
1、工程设计
根据总体设计等规划设计文件及工程作业区调查情况, 做出如下设计: 林种、树种(草种), 苗木、 插条、种子的数量、来源、规格及其处置与运输要求, 工程种草方式方法与作业要求, 乔某某树种与草 本植物的栽植配置(结构、密度、株行距、行带的走向等),整地方式与规格,整地与栽植(直播) 的 时间。
2、幼林抚育设计
幼林抚育次数、时间与具体要求等。
3、辅助工程设计
林某某、灌溉渠、水井、喷灌、滴灌、塘堰、梯田、护坡、支架、护林房、防护设施、标牌等辅助项 目的结构、规格、材料、数量与位置; 沙地工程种树(草) 设置沙某某的数量、形状、规格、走向、设置
方法与采用的材料。
辅助工程要做出单项设计,绘制结构图,其位置要标示在设计图上。
4、种苗需求量计算
根据树种配置与结构、株行距及工程作业区面积计算各树种的需苗(种)量,落实种苗来源。
5、工程量统计
根据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林某某清理、整地挖穴的数量, 肥料、农药等工程所需 物资数量, 辅助工程项目的数量与相应物资、材料的需求量, 以及车辆、农机具等设备的数量与台班数。
6、用工量测算
根据工程地面积、辅助工程数量及其相关的劳动定额, 计算用工量, 结合施工安排测算所需人员与 劳力。
4
7、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季节、种苗、劳力、组织状况做出施工进度安排。
8、经费预算
分苗木、物资、劳力和其他 4 大类计算。种苗费用按需苗某某、苗木市场价、运输费用测算。物资、 劳力以当地市场平均价计算。计算参见附表 4。
9、绘制工程作业设计图
工程作业设计图要能满足发包、承包、施工、工程监理、结算、竣工验收、工程核查的需要。图种
包括作业设计总平面图、工程图式和辅助工程单项设计图 3 类。
9.1 作业设计总平面图
图素包括明显的地物标(道路、河道、溪流、沟渠、涵洞、独立屋、孤立木等)、边界、辅助工程 的布设位置及苗木栽植位置。树种(草种) 简单, 株行距固定的工程作业区, 总平面图上可以不标示苗 木栽植的具体位置,但要标示行带的走向。作业设计总平面图绘制在A4 或A3 打印纸上。作业设计总 平面图成图比例尺见表 1,比例尺最小为 1:10000(见表 1)。
表 1 作业设计总平面图成图比例尺
作业区面积
比例尺
公顷
亩
<0.5
<7.5
<1∶500
0.5~2
7.5~30
1∶500~1000
2~10
30~150
1∶1000~1500
10~30
150~450
1∶1500~2000
30~60
450~900
1∶2000~2500
60~100
900~1500
1∶2500~3000
100~150
1500~2250
1∶3000~4000
150~250
2250~3750
1∶4000~5000
250~400
3750~6000
1∶5000~6000
>400
>6000
1∶6000~10000
5
9.2 工程图式
包括栽植配置平面图、立面图以及整地平面图、立面图。栽植配置平面图表示水平方向乔某某、草 本植物在地面的配置关系, 栽植材料的水平投影以成林后的树冠、植丛状态为准。栽植配置立面图表示 成林后与行带走向相垂直的剖面结构。栽植配置图均要注记反映栽植材料空间关系的尺寸, 尺寸以米 (m)计,精确到 0.1m。
工程图式应绘制 2 种以上,以保证设计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其他人员按图式作业不会产生歧义。
9.3 辅助工程单项设计图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绘制单项设计图。
(六)工程作业设计的文件组成
工程作业设计以工程作业区为单元编制, 每个工程作业区编制一套设计文件。文件包括: 作业设计 说明书、作业设计总平面图、栽植配置图、辅助工程单项设计图、工程作业区现状调查卡。作业设计文 件应采用通用的电脑软件制作。
(七)工程作业设计文件汇总
1、填写工程作业设计文件一览表
***镇单位(林场、农场等) 为单元将作业设计文件汇总后填写《工程作业设计一览 表》 (参见附表 5)。每作业区占 1 行, 内容包括: 作业区编号、位置、面积、种苗数量、物资、用工量、 经费等项,最后 1 行为种苗、物资、用工量、经费合计数。
2、文件装册
将《工程作业设计一览表》置于扉页, 作业设计文件按顺序排列于后, 加装封面, 合并成册。封面 题写《××乡镇(林场)××年度工程作业设计》。每套作业设计内部文件按“工程作业设计的文件组 成”给出的顺序排列。
3、工程作业区位置清绘
根据作业设计平面图修正作业区位置图边界, 并用彩色墨水清绘, 加注作业区编号。同一作业年度 的作业区采用同一种颜色的墨水绘制。作业区编号仅注记作业区本身的序号, 不同年度的序号不同颜色 表示。
6
(八)工程作业设计的组织、设计资格与责任
1、工程作业设计组织
工程作业设计一般在县(市、旗、区)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 由乡镇(苏木) 政府、县(市、 旗、区)直属林场或相当于林场的企业、机构组织。
2、工程作业设计的设计资格与责任
工程作业设计由具有丁某某以上(含丁某某) 设计或将咨询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承担。作业设计实行项目 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具有对工程设计文件的终杈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允许直接聘请具备林业行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编制作业设计,技术专家的责任由聘任合同确认。
(九)作业设计审批
造林作业设计由造林作业区所在县(市、旗、区)以XX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送省(市、区)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造林作业设计的审批应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 可以委托技术协会、学会、专业委员郐组织专家 评审。
没有作业设计的或设计尚未被批准的还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 必须严格执行。如因故需要变 更的,须由原设计单位或机构变更设计并提交变更原因说明,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手续。
(十)规范性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
1、位置与范围,所在的行政区域、林某某、小班,四至界限;面积。
2、经营权所有人,现在的承包人。
3、施工单位:单位名称、法人。如系个人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与住址。
4、设计单位与设计负责人:单位名称、资质、设计负责人姓名、职称。
5、工程作业区现状: 立地条件: 海拔、地形地貌、土壤、母岩、小气候等及其造林的影响; 植被 现状:群落名称,主要植物(优势种与建群种)种类及其多度、盖度、高度、分布状况等。
6、指导思想与原则。
7、造林种草设计: 林种、树种(草种)、种苗规格, 整地方式方法、规格, 造林季节、造林方式方 法、更新改造方式,结构配置(树种及混交方式、造林密度、林带宽度或行数)、整地方式方法。
7
8、幼林抚育设计:抚育次数、时间与具体要求等。
9、辅助工作设计:林某某、灌溉渠等辅助工程的结构、规格、材料、数量与位置; 防护林带、沙某某 的数量、形状、规格、走向、设置方向。
10、施工进度:整地、造林的年度、季节。
11、工程量统计: 各树种种草种苗某某、整地穴的数量、肥料、农药等物资数量, 辅助工程的数量(个、 座、kg、hm2、km、m、m 2、m 3 等)。
12、用工量测算:分别造林种草和辅助工程计算所需用工具、按造林季节长短折算劳力。 13、经费预算:分苗木、物资。劳力和其他 4 大类计算。
表 2
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
编号:
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者:
位置: 县(市、区) 乡镇(苏木、林场) 分场 村屯 林某某 小班 细班
地形图图幅号:
比例尺:
公里网范围: 东 西 南 北
作业区实测面积: 公顷(精确到 0.01), 相当于 亩(精确到 0.1)
造林作业区立地特征:
地貌类型: ①山地阳某某 ②山地阴坡 ③山地脊部 ④山地沟谷 ⑤丘陵 ⑥岗地 ⑦阶地 ⑧河
漫滩 ⑨平原 ⑩其他(具体说明)
海拔: m
坡度: 度
坡向:
坡位:
地类:①宜林某某 ②湿润区沙地 ③皆伐迹地 ④火烧迹地 ⑤疏林某某 ⑥地价低效林林某某 ⑦退
耕还林某某 ⑧干旱区有灌溉条件的沙荒地 ⑨道路河流沟渠两侧 ⑩其他(沼泽地、滩涂、盐碱地等)
母岩类型:①第四纪红色或黄色粘土 ②花岗岩类 ③页岩、砂页岩类 ④砂岩类 ⑤紫色砂页岩类
⑥板岩、千纹岩等页岩变质岩类 ⑦石灰岩类 ⑧XX岩类
土壤类型:
土层厚度(cm):A1 层 ,AB 层 ,B 层 ,C 层
石砾含量/(%):
Ph 值:
质地:①沙土 ②沙壤土 ③轻壤土 ④中壤土 ⑤重壤土 ⑥粘土
植被类型:
盖度/(%): 总盖度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主要植物种类中文名(及拉丁名)
生活型
多度
盖度(%)
分布状况
高度(cm)
8
小气候述评(光照、湿度、风害、寒害等):
需要保护的对象:
树木生长状况及树种选择建议:
社会、经济情况:
总评价(立地条件好坏、利用现状、造林难易程度、有无水土流失风险、有无需要保护的对象,权属是否
清楚、交通是否方便,适宜的树种、整地方式、栽培配置等):
9
附表 3
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
面积测量野账与略图
填表说明:
1. ***地貌类型、地类、母岩、土壤质地等项用选择法填写,选择其一,将前面的
号码涂黑。其他的各项填写实际数。
2. 植物种类的生活型分为: 高大乔木、乔木、小乔木、灌木、小灌木(出于草本层)、半灌木(冬季部
分支条脱落)、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藤本、附生、寄生。
3. 主要植物的多度记载采用目测法确定, 用符号或用文字表示各级多度: soc.——植株密集成背景化;
cop3——植株数量很多;cop2——植株数量多;cop1——植株尚多;sp——数量少呈散生状;sol— —稀少;un——个别。
4. 主要植物分布状况分为 5 级:均匀, 密布,团状,片状,散生。
10
附表 4
经费预算表
序号
项目
计算说明
数量
单位
计算
指标
指标组成
经费预算(万元)
种苗
物资
劳力
其他
合计
附表 5
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
表 5.1 乡镇(林场、经营所)年度造林作业设计一览表
作业区
村 屯
面积
苗木(株)
种子(kg)
化肥农药
(kg)
其他
用工量
(工日)
经费
(万元)
hm2
亩
苗
木
1
苗
木
2
种
子
1
种
子
2
名
称
1
名
称
2
11
/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某某要领
三北防护林工程某某必须按照省(区) 总体规划要求, 统筹规划、科学运作, 有计划的在沙区营造 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等工程建设任务,并且以防沙治沙、合理开发利用为主攻方向, 改善林分结构和树种结构,大力发展沙草产业,积极调整、不断提高防护林的综合效益。
针对于县(市、旗、区) 这一级来说, 三北防护林工程某某的关键在于某某程的组织、管理及检查验 收。县(市、旗、区) 级林业主管部门既是工程的组织者, 又是工程的管理者, 其组织管理应贯穿于某某 程某某的全过程,对工程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当地实际, 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
对于地处风沙区域的县(市、旗、区) 来说, 三北防护林工程某某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建成一批比 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初步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使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 风沙危害程度和沙 尘暴发生频率得到有效降低。
基于这一目的, 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应对本区域土地沙化、风沙危害的程度有一个全面的了 解, 区分出风沙防治的重点、难点及易攻克点, 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先从易攻克点及重点 区域入手, 其次, 解决防治难点。分年度、分步骤地采取封、造、飞相结合的造林形式。在树(草) 种 的选择上, 应以当地乡土防沙固沙先锋、优势树(草) 种为主, 采取多林种、多树(草) 种的复合、立 体栽培模式,既要兼顾生态、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
(二)依照总体规划及下达计划, 认真落实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如: 造林苗木、种子 质量、造林质量、幼林抚育管理等造林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重要环节进行适时监督检查, 对未按照作业设 计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即时进行纠正。
(五)定期自查工程某某效果
县(市、旗、区) 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及造林技术规程中相关验收 办法的规定, 定期检查工程某某效果, 检查验收主要内容有: 核实造林面积、检查造林成活率、造林合
13
格率、造林作业质量、未成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补植、补播、造林面积保存率、造林技术档案等。
(六)积极培育工程后续产业
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建设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工程某某 20 多年来, 已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政策。将突出沙区治理工程、 风沙前沿防护林建设、结构优化和更新改造农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 走经济型防护 林发展之路, 积极探索三北防护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 着力培育新的林业经济生长点, 只有这样, 三北 防护林工程成果才能得以保住和壮大。
14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三北防护林设计要领(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