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造纸毛毯的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造纸毛毯的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
基本概念
1、什么是造纸毛毯
造纸毛毯是造纸机上用于湿纸页压榨脱水的专用器材。因为早期的生产方式及成品风格与民用毛毯十分相近,所以称之为造纸毛毯。
造纸毛毯在抄纸过程中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是传动功能。纸机运行中,毛毯在主动辊的驱使下带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所有导辊作不间断的运转,此时毛毯的作用就是一条传送带。
二是脱水功能:湿纸页随毛毯的运行经过压榨区域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挤出水分,水分又转移至毛毯并穿过毛毯而排出。在纸页从纸浆到成纸的干燥过程中,压榨脱水是最经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毛毯在帮助湿纸页脱水过程中的适用性越好,纸页脱水就越多,造纸的成本就越低。
三是传递与修饰功能:毛毯接受园网笼或长网上成型后转移过来的湿纸页,通过自身的运转把湿纸页带进去脱水后继续向后传递。在压区脱水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毛毯表面与湿纸页紧密接触,如果毛毯表面粗糙不平,就会在纸页上留下印痕,所以毛毯的表面性能直接决定了纸页的表面质量。
造纸机上运行中的毛毯:(图1)
/
造纸毛毯的基本类型
机织毛毯。用羊毛或羊毛为主的混纺线直接织造后,通过拉毛洗呢缩呢烘干烧毛等工序制成。
非织造毛毯(也称无交织针刺毛毯)。其特点时经纬线不经过织造交织,而是直接铺平或交叉叠加的。其方法基本上有以下四种:
一是纬线采用可溶性材料,按常规方式织造成网,制成成品后再把纬线溶掉,得到无纬线的毛毯,这是最早的无纬毛毯的制造方法。
二是经纬线排直后用细绳捆绑或用胶水粘合成网,然后针刺植绒,再经定型整理而成。
三是在针刺机上配置特制的导线丝杆,另有一个专用的经纱架与一种专用的粘合剂。一般以长丝股线为经线,用圈绕的方法在针刺机上直接铺就,开始与结束的线头用胶水粘结旁边的经线上,然后植入毛某某。这是最常用的无纬毛毯的制作方法。
四是在能做圈绕式无纬毛毯的针刺机上现将经线绕好,然后用针刺机前面配有的一台专门的铺纬机,将纬线铺在经线上面(铺纬机可一次性铺设10-20公分宽的纬线)。铺纬机上设有一个纱架,用一只小筘引线。二边用一段弹性针不或类似的机件做成的针板将线接住。然后用无纬毛毯粘结经纱的胶水,采用滚筒热粘的方式加于固定。接线针板的外侧用一段弹性针布与梳子组成的送线器将纬线送至下一个动作的起点。纬线铺完后即可铺毛,铺毛位置是在针刺机与行车中间,而不是在针刺机的后面。针刺机须反向运行(即运转方向与常规的相反)。
最佳方案是铺纬铺毛针刺同时进行,以免纬线下沉。其它的工艺类同底网。这是非织造毛毯制作的最新技术。
/
BOB毛毯,也称可压缩毛毯。以羊毛与化纤的混纺线或长丝股线为经线,单丝为纬线织成某某,然后铺上毛纤纬并通过针刺植绒的方法制成成品。其特点是保留了机织毛毯在压区容易受压变形的基本特征,但脱水性能与使用寿命都比机织毛毯强。
底网毛毯。通常是指以单丝或单丝股线织造而成的底网为骨架的针刺植绒毛毯。其底网最近的左右片织与环织二种,其中片织底网需通过插接工序才能形成无端环形,环织则克直接成形。由于底网采用硬实的单丝和单丝股线织造而成,其抗压性特别强,在超高线压的状态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开孔性,为毛毯脱水性的稳定持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纸机高线速高线压宽压区等新特点,毛毯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研发创新,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实践,底网毛毯的品种日益增多细化。
/
/
接缝毛毯。是为了纸厂上机方便而制成的片状有端的底网毛毯。其底网的二端用插接的方法把经线绕在特制的螺旋圈做成的拉链状接头上,毛毯在纸机上机后,将二端的螺旋圈对齐交插在穿入栓线使毛毯成为无端环形。经双重组织的底网可以采取插接的方法使经线直接做成接缝圈。如果用二哥单底网叠加做成的双层底网毯。可把单底网的长度加倍裁取,然后插接成某某。把成某某后的底网摊平成为双层,二头拐弯处先压实定型,使之成为环圈,然后穿上拴线进行铺毛针刺。针刺结束后把拴线抽调,把毛层斜向切开,并涂上胶水形成盖层。同时把需要穿线的底网中的纤维清除干净,保证毛毯在纸厂上机时方便操作。
/
多轴向毛毯。经线与纬线呈米字型分布,不再是十字型组合,这样可以避免叠层毛毯长期反复的高压之下,上下层底网的经纬线相互嵌入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保持毛毯开孔度的长久性。最简单的方法是针刺上机时人为地将底网纬线拉斜10-20度,同时将底网的二个纬面相贴,而相对正规的办法是在织机上按所需工艺织成0.5-1米宽的底网条,组织以1/1、2/2织纹为主。将底网条绕在类似小经盘的盘轴上,然后在针刺机或专用设备上按照订单长、宽度的要求,用类似无纬毛毯经线圈绕的方式圈绕成所需要的圈状环形底网。经纬线的斜度在5-10度之间。底网条之间专用的缝纫机磨合(这种缝纫机带长臂,针走往复或弧形)。叠层时底网应左右向圈绕。其它的工艺类同底网。这个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时不需要宽幅织机。
造纸毛毯时随着造纸机的进步而发展的,它的发展永远滞后与造纸机的进步。七十年代之前,我国的造纸毛毯主要是机织毛毯,伴有少量的普通针刺毛毯(BOB)。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普通针刺毛毯(BOB)逐步替代了机织毛毯成为市场的主要产品。九十年代初,底网毛毯(BOM)开始研制并逐步进入应用。进入新世纪,底网毛毯正式成为造纸毛毯的主导产品。机织毛毯与普通针刺毛毯基本淡出市场,但在某些特殊领域仍有这二类产品的身影,比如生产引线纸、条纹纸、石棉瓦等。
底网毛毯在二十多年的发张中,经历了二次纸机的大规模升级换代,目前小园网、小长网等低速纸机已经基本淘汰,长网、叠网等中高速纸机已成为标配。纸机的压榨辊径大部分在一米左右以上,真空压榨、盲孔压榨、沟纹压榨、靴式压榨等压榨方式得到了普遍应用,压榨形式越来越丰富。随着纸机的发展进步,毛毯类也逐渐细化,量身定制、转品类生产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生产形式。
二.织造
整经:
整经时纱线的张某某对织造工序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的张某某,能使轻轴的卷绕结构正常和具有必需的密度。如果压力多大,会引起过分的伸长,使张某某和弹性受到损伤,从而增加织造过程中的断头,纱条中及纱条之间张某某的均匀量,是保证产品不出档子的基础。
筒子在筒子架上不同位置张某某分布的规则率是:在筒子架中层的纱线平均张某某最小,下层纱线张某某大于上层,前、中、后的排列是:由前向后张某某逐渐增加。工厂一般采用弧分法,将筒子架分成4~5区段,分别配置不同重量的张某某垫圈,以保证纱线间的张某某均匀。其分段方法如下:
/
爬绞式:
1.2.1整经机的调换牙:(在斜角=20度时)
/
/
/
1.3直绞整经
直绞整经操作起来比爬绞的方便,设备调得好,平整性、稳定性也比爬绞的好。
重点是花篮要结实、花篮上的木枕(木条)要保证应有的密度。木枕规格宽100mm/高70mm。外平面间隔8厘米左右,底面间隔55mm左右。木条越稀底网越不平整、越易出波浪或档子。U型隔纱片(用4mm的钢丝做成U字形即可)总高度为140mm,插入木枕60~70mm,木枕上面高出70~80mm,高出太多会影响操作和整经质量。木枕上隔纱片距为50mm,要在圆周直线上,并保证让隔纱的片垂直度,偏差大了会引起底网条状松紧。
绞宽通常为200mm,筘幅不被20整除时,留在最后另外插钢丝做小绞。
整经时6米宽度的花篮滚筒所用的气压通常为3~4公斤。倒轴气压大于4.5公斤,并随经幅宽度的变化而稍作增减。拉经时的张某某来于张某某小车和筒子架上刹车的力度,倒轴时的张某某来于花篮刹车的气压。拉经时导纱筘的出现宽度与花篮上的隔纱片宽度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则会造成纱条塌边。同时,拉经时张某某越大,线拉得越紧,线在隔纱片间就塌得越严重。当然张某某太小也不行,张某某太小纱条就很松,外圈纱线容易嵌入内圈纱线的空隙间,而使经线产生松紧。绞档基本上就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实际的张某某控制要根据筒子架上刹车力度和张某某小车给出的张某某来调整,其基本的原则是:(刹车力度+小车张某某)小于拉经张某某小于倒轴张某某。
张某某小车:
通常上面横向装有7根2cm滚轴,滚轴二头装上轴承,四上三下,上下差3~5公分,间距按7根等分。张某某小车二边(滚轴平面上)要安装分纱筘(折一段废筘装上即可),以防纱线重叠过多引起张某某不匀。张某某小车的式样很对,只要能起到平衡纱线的作用即可。张某某小车的作用是筒子架上出来的纱线,经过几道滚轴后张某某得到均衡。
筒子架:
应采用带有张某某、刹车装置的,刹车杠杆离筒子底盘座应留有一定间隙,绝对不能产生摩擦,否则严重影响张某某。刹车装置的重垂是调节筒子出线张某某的主要部件,按照上下层之间:上下轻中间重、每层之间:前重后轻的原则进行调节,使之达到张某某一致。
筒子架上的纱线出口处应装有“张某某控制器”。
整经重点:
是保证经线的张某某均匀,所以要用带有刹车装置的筒子架、外加张某某器控制器。纱线的张某某在花篮动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应稍大些,张某某大小可通过张某某小车上下滚轴之间距离的大小来调整,基网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是经线的张某某不匀和纬线的热收缩不匀。
整经时纱架到整经机的距离对纱线张某某影响较大,距离越短纱线间的张某某差异越大,一般导纱筘至分绞筘架1.5米左右,分绞筘至张某某小车1.5米左右,张某某小车至筒子架4米左右最理想。
分绞筘宽度尽可能窄一点。以使分绞扣与导纱筘的宽度减量减少,以减少二边纱线由于行进线路角度变化过大而造成的张某某变化。
筒子刹车装置上的重垂,根据所在位置按照第1点张某某分布率中的提示进行调整,尽可能做到张某某一致。
需要插接的基布整经时应均匀地放入几根有色线,以便插接时容易对线。(一般根据毛毯的宽窄放3或5根(单数),正中一根然后两边在匀分)。
整经时导纱筘、张某某小车、筒子架要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不然会使纱条张某某布匀导致松紧。
倒轴时纱线要通过分纱筘(分纱筘用旧的筘中间一锯为二,固定在整经机架上),把纱线等分均匀地分嵌到分纱筘的筘眼内,这样纱线不会应跑偏而在经轴上高低不平引起松紧。
倒轴时要用竹片条(最少6根,少了园整度差)将纱结垫空。竹片在经轴的圆周上匀分、垫直。
分条整经机整经:亦称小经盘整经。其原理与大滚筒直绞整经相同,关键是如何确保整经张某某的一致性。操作时应匀速卷狸,尽量减少停车。并在经盘的经线上加置压辊,以减少停车时经盘上经线的回缩。
整经操作注意事项:
1.7.1工艺卡规定的每绞宽,指纱条到花篮上扩散户的宽度,导条筘上的宽度在花篮上的一小点。
1.7.2、第一绞确定后,导条的移动位置应用尺量定,移动距离等于工艺卡给定的距离(即扩散后在花篮上的距离)。再绞正一下。要求是后绞第一根与前绞贴近。
1.7.3、导条小车固定后,转2圈后看其是否移动,未移动的应重新调正一下。(因小车移动后,丝杆上未受力,所以小车不走)
1.7.4、每绞的爬绞高低与是否贴近相关。
1.7.5、调换牙,冷天换大牙,热天换小牙。第一绞与最后一绞稍低一点好。这样边子可紧一些,高了毛毯易某某。
1.7.6倒轴时轴上伸出绳子,打结易某某。一般25根经纱一个结。
1.7.7、倒轴过程中应量几次周长,并及时加于纠正,最后的周长误差应控制在0.5cm左右。
1.7.8、经纱与轴宽有误差的。一般轴宽小2%左右,以两边平为止。
1.7.9、倒轴开始时用竹片垫起,以消除结子的影响,用6根竹片。倒好后,未松开花篮结子前,用毛竹帘裹好扎紧,以防松散。
1.7.10、挂筒根据筒子架容量而定,挂筒多,绞数少,易平整且省工。
2、织网
2.1、织机按其结构分为有梭织机、无梭织机、剑杆织机、环织机等。生产实践过程中则通常用筘幅的宽度来称谓,如6米织机、9米织机、14米织机。9米以上织机通常以三米为一级(即12米、15米、18米),因为宽幅织机的横向部件不可能是一根原件,而是分段组接的,基本上是三米一段节。
6米及以下的有梭织机用打棒投梭,9米及以上的用气压投梭。6米以下的织机用单根经轴,6-~9米的织机可用二节连接的经轴,9米以上织机均为小盘头倒轴。
2.2、卷起部分采用三棍卷起或刺棍卷起才能保证卷起质量,卷辊直径在20公分以上,并包上刺毛皮。第一根(最上这根)用金属刺毛皮,其它二根用橡胶刺毛皮。特别是第一根金属刺毛皮一定要及时更换,因为底网的强力大要求刺毛皮必须要有足够的附着力,刺毛皮磨损后造成局部平滑,会形成对底网拉力的松紧不一,这也是造成底网松紧档的原因之一。
/
2.3、织造重点同样要保持经线张某某均匀,但重点是纬线张某某的均匀性:
2.3.1、上机时盘头两边的压力片上油渍刮除并用钢锯条把其面刮毛,然后洒上滑石粉,以保证织造时经轴送布均匀。
2.3.2、两边压石要相等。
2.3.3要用边某某。不用边某某的布边,会因投梭时纬线张某某而凹凸不平。
2.3.4、梭子里面要用张某某器,并定期检查弹簧和夹片,以免时间久了弹簧失效、夹片被磨出槽后纬线张某某变小,导致布面出现松紧(另外纬线张某某过小也是出刺头的原因之一)。同时还要有一个纬线防脱落装置,因为单丝纬线比纱线硬,打纬过程中容易从纬管上脱落。(防脱落装置就是用一与纬管等长的条状海绵带(厚度以碰到纬管的细头为准),外面用医用胶布包裹并粘固在梭子的一边内壁上,只需粘一边即可)。
2.3.5、纬线根据底网品种不同采用0.25、0.30、0.35、0.40单丝或0.2/4、0.2/6等不同规格。其中0.35、0.40单丝适应性广,一般各品种均能适用。生产中纬线品种宜少不宜多,以便生产管理。用股线作纬线时梭子里不能用张某某器,因为太粗磨擦系数太大,打纬有困难。
2.3.6、投梭力均匀平稳是保证布面平整的关键,投梭力太大太小都不好。
2.3.7、钢筘:筘号根据织物品种要求选用。筘高(外框总高)150MM。筘片规格:长150MM,宽2.7MM的适合于织底网,其它的硬度不够不太适用。
2.3.8、梭子:通常用木某某,梭长45公分,于管23.5公分(梭内安装张某某器的于管某某19公分)。
2.3.9卷纬:通常用191卷纬机,螺杆的螺距:单丝用9/6(阴阳某某共9毫米,阳某某6毫米)。股线用12/8(四股六股相同)。
3.、织造卡:
3.1、片织卡
长度:分条设计=(订货长*经线缩率+镶头区长)*总条数+起机完机
整匹设计=经轴的最大容量
宽度:总经=筘幅*每筘眼穿线数*筘号(总经数一定要逢双。筘号根据经密而定,每筘眼穿经线一般是双数,必要时单数或一眼双一眼单也可以。)
绞数=总经数/挂筒数。
绞宽=筘幅/绞数。直绞的绞宽为固定的15公分、20公分二种。单根木条上的钢丝插片孔某某5公分。最后一绞根据总经数分绞后的余数定绞宽。小经盘则以经盘宽度而定。
筘幅=成品要求宽*纬线缩率(纬线缩率根据品种不同而不同)。
挂综数:单层(平纹2片。2/2和1/3纹4片)。经双层8片。经三层16片。
穿综法:1/1平纹12顺穿循环。2/2和1/3纹1234顺穿循环。经双***顺穿循环。
铲牙:不同织机不一样。纬密与铲牙齿盘的换算系数:单层=11.428,双层=5.714.***:应用铲牙盘齿数=所需纬密/系数。如纬密为80时:14/2牙=80/11.428,14/1=80/5.71.
3.2、环织卡
环形织物实际上是变片织物的经为纬,纬为经。虽然单丝作为经纱容易断线,但织成的底网不再插接,省工省时。另外高速纸机的用毯必需时环织底网。插接的底网在高速纸机上使用时插接区会引起压辊跳动而不能正常抄纸,且插接区的脱水匀度也达不到高速机的要求。
长度:根据所需条数或盘头上综丝的可容量而定。(一般在一千米以内,盘头太大织造时一旦断头多时就易某某。)
筘幅(宽度)=订货长/2*纱线伸长系数(因为是环形,所以筘幅宽度近似毛毯长度的1/2).
筘号:根据产品的纬密度而定。(在机为经密而对实际产品而言是纬密)
总经根=筘号*每筘眼穿线根数*层数*筘幅/10(每眼穿数必须是整数,如带小数但 小数的数值与整数的差比较小的,可采用倒算总经的办法,也可用隔几个筘眼增城一根线的办法来调整。)
挂筒: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50只左右,最好是10公分总经数的整倍数或整分数。
交数:总经数/挂筒数。
交宽:筘幅/交数。
纬密:产品的设计时的经密数。
挂棕:以1/1平纹为例,二层织物4片、四层织物8片。另加2片张某某线,1片结底线,共11片。
/
3.3、上机图:
上机图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组成。
经纬线在图中的位置:纵格代表经线,从左向右排列1、2、3、4、5、6、。。。。。。。。。。。。。。。。。
横格代表纬线,从上向下排列1、2、3、4、5、6、。。。。。。。。。。。。。。。。。
3.3.1组织图---织物内的经纬线浮沉交织规律通常用组织图表示。组织图中每一纵行代表一根经线,每一横行代表一根纬线,经组织点用符号表示,纬组织用空格表示,经组织点是经纬线上的交叉点。即组织点---经纱在上,纬组织点---纬组织在上。图中经纱排列自左向右,纬纱排列自下而上。描绘组织图时只需画一个循环。(组织图画在方某某上,这种方某某叫意匠纸。)
3.3.2穿筘图---表示穿筘方法,就是每筘齿穿入多少根经线。意匠纸上用一个横行表示。筘齿不同时用二个横行表示,第一个横行代表奇数筘齿,第二个横行代表偶数筘齿。
3.3.3、穿综图---表示经纱穿入综片的顺序,每一个纵行代表一根经纱,每一个横行代表一片综。
3.3.4、纹版图---表示综框升降的图解。由左向右每一纵行代表一片纵(一根经线),每一个横行代表一根纬纱。
三、梳毛
1、设备配置
1.1、以BC272双联改造型、高速梳理机为主。BC272双联改造型梳理机与开、和毛某某是分开独立的,喂毛有人工与机械二种方式。高速梳理机则是与开、和毛某某组合一起的,而且采用自动喂毛。
1.2、针布:一般都采用金属针布。BC272双联改造型的部分厂家任然采用弹性针布或第一联用金属针布,第二联用弹性针布。弹性针布梳处的网比金属的匀度相对好一点。但金属针布耐用,特别是高速梳理机的工作强度大,更适合用金属针布。
金属针布:大雪林SRC-102或LR-102.
道夫SRD-102或ID-102.
工作辊SRW-102或WI-102;SRW-104或WI-104.
剥毛辊SRT-103或BT-3。4分/英寸刺条(低碳)。
弹性针布:雪林、工作辊、剥毛辊均为31号。风轮、导辊为30号。4分/英寸刺条(低碳)。
1.3、隔距:是梳毛某某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隔距不准确毛网就难于梳匀。实践中通常采用小于标准工艺条件的隔距,因为减小隔距可增加分梳作用。量隔距用专用工具——塞尺,单位为1/1000英寸(生产中称1丝)。
生产实践中有些是没有胸雪林的,喂毛罗拉后面听过转移辊直接上雪林再到道夫的,那么喂毛罗拉与转移辊、转移辊与雪林之间都在25~30之间,太小的隔距会影响到毛的转移量,太大了辊上裹毛太多毛梳不匀。(如果大雪林上裹毛,说明工作辊、剥毛辊与雪林的隔距不对。如果在大雪林裹毛的同时单片毛网定量很低,做不高,说明道夫与雪林的隔距大了,调小一点就行)。细毛的隔距通常比粗毛要小一些。
道夫一般不磨损。雪林带毛的部位会有磨损,而不带毛的部位不会有磨损,时间长了中间带毛部位磨损后隔距变大,雪林上会出现裹毛(而二边隔距没变),所以过一段时间要磨一下雪林。如果没有磨辊,可用磨刀石把雪林二边不带毛的部位磨一下也行。
1.4、斩刀:
生产实践中,斩刀位置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卷取
一、压光的目的
是使纸页经过压光后提高纸张的光泽度、平滑度及紧度,得到厚度均匀的纸张。
二、卷取
卷纸机是抄纸联动机,是造纸系统的最后一个设备。卷纸的质量好坏是影响以后生产过程正常操作的重要因素。生产中卷纸要求卷筒松紧均匀,应当避免两端松紧不一和卷芯起皱等缺点。
?
纸的完成与整理?
纸的完成与整理包括超级压光、复卷、切纸、选纸、数纸、打包和贮存等过程
一、超级压光
为了进一步提高纸的平滑度和光泽度,同时增加纸的紧度和改善厚度均匀性的一项工艺过程。
一般对要求平滑度和紧度较高的印刷纸、书写纸则需要经超级压光机压光。
二、卷筒纸的整理
(一)复卷
抄纸经普通压光后,卷成圆筒状的纸卷。由于两侧边缘不整齐或纸幅过宽或纸内有纸病。断头等为了适应纸张的进一步加工或印刷的需要,必须纵切重卷而成纸筒。如果需要级压光,则待超级压光后再行复卷。
(二)整理
1、切纸
一书写纸、印刷纸和纸板等,需要切成平板纸。
2、造纸和数纸
经平板切纸机切成平板后,需要进行选纸和数纸。选纸主要用于剔除不合质量要求的纸张。
数纸:一般选定纸后按500张为一定进行数纸。
3.包装和打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造纸毛毯的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