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3 顶管施工现场专项应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0附件3:
顶管施工现场专项应急方案
一、事故特征分析及防范对策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JG08-2077-20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大型顶管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是顶管机进出洞施工,垂直吊运,与顶管施工。因此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顶管机进出洞作业、管节顶进作业、吊装作业等都可能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及重大财产损失等事故。
行车和吊车安装与拆除作业
行车和吊车安装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以及行车与吊装构件倒塌等事故。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安装作业现场施工组织混乱,起吊构件剧烈晃动,钢吊索摇摆,起重机失稳等是事故可能发生的征兆。
原因:
(1)安装单位无安装资质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2)安装单位未制定相应的安装方案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未经过相应审批程序;
(3)施工现场未按安装方案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吊装作业不规范,及特殊天气条件下施工;
(4)地基承载力不足。
顶管机吊装与拆除作业
顶管机吊装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以及顶管机吊装部件倒塌、坠落等事故。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立体交错施工组织混乱,起吊构件剧烈晃动,钢吊索摇摆,起重设备逐渐失稳等,是事故可能发生的征兆。
原因:
(1)吊装作业队伍整体综合安全管理控制力不强;
(2)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设施与措施缺失,安全监管不力;
(3)安装过程中未按安装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作业;
(4)地基承载力不足,行车梁基础承载力不足。
顶管进出洞及推进作业
顶管出洞顶进时正面坍方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洞口长期有泥水渗漏出止水装置、地面沉降突然变大、正面泥水压力计(土压计)异常变动等,这些都是正面坍方的征兆。
原因:
顶管初始顶进过程中,顶管机在切削洞口封堵砖墙或洞口加固体时,前舱泥水压力(土压力)难以正常建立,往往会出现超挖的现象,超挖很容易引起正面坍方;洞口止水装置精度不够,造成洞口渗水、漏泥。
顶管进洞洞口渗漏、土体坍塌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顶管机离接收井洞口尚有一段距离,最后顶进过程中洞门挡土结构有明显变化,有倒塌趋势是事故发生的征兆;顶管机进洞后洞门发生少量渗漏,且渗漏量逐步增大,是事故发生的征兆。
原因:
顶管机顶进至接收井前顶进速度过快,导致接收井洞口挡土结构过早向井内倒塌,最终导致洞口上方土体坍塌进入接收井;同时,顶管机进洞后,由于地基加固不良、地下水位高、承压水头高等原因,很容易发生洞门渗漏、喷涌现象。
管节渗漏、沉降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管节推进施工过程中,常伴有管接口少量漏水、漏泥现象,这是事故发生的征兆。
原因:
(1)土质不良,尤其是流动性强的砂性土;
(2)由于管节橡胶止水带质量不佳或施工不当引起止水带外翻损坏,从而使管节密封效果减弱;
(3)管节覆土深,水土压力大。
建(构)筑物沉降严重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地面沉降增大,出现裂缝、凹陷等现象,都是事故发生的征兆;
建(构)筑物及附近地面的沉降逐步增大,甚至在个别监测次数中发现沉降数据突变,这些都是事故发生的征兆。
原因:
(1)施工不当引起建(构)筑物沉降,例如泥水仓压力(土压力)设定不当、纠偏过猛、推进速度过快、注浆量不足等;
(2)建(构)筑物年代久远,结构薄弱,对沉降的敏感度较大;
(3)顶管顶进过程中多次扰动同一建(构)筑物,对该建(构)筑物所在土层扰动过大。
地面局部坍孔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地面沉降增大,出现裂缝、凹陷、冒浆等现象,都是事故发生的征兆。
原因:
(1)土质条件差,在卵石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堵漏剂
根据需要
随时调拨
促进剂(配套,根据配比)
2
注浆泵
1台
3
注浆管
30米
配套各类型接头、球阀、引流管等堵漏材料
4
开关箱
380V
1只
配备足量长度的电缆线
5
水泥
42.5级
根据需要
随时调拨
注浆加固用
6
电焊机
1台
7
水泵
25m3/h
1台
配套电缆线
8
铁锹
5把
9
麻袋
根据需要
随时调拨
10
矿灯
10个
11
对讲机
3套
12
常用药品
1套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3 顶管施工现场专项应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