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外古诗词诵读 PPT配套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外古诗词诵读
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情感。
一、导入新课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融合、相得益彰特征的精辟评价,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竹里馆》,感受那不同凡响的意境。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竹里馆》
(一)走近作者
明确:
【王维】唐朝河东蒲某某(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某某”,有“诗佛”之称。
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某某。
【代表作】诗作《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篁 huáng
2.听示范朗读
3.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重点词语
幽篁:幽深的竹林。
深林:这里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诗的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细节探究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明确: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明确: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3.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渲染了宁静闲适的气氛。
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体现了诗人淡泊惬意的心境。
(四)课堂小结
1.诗歌主旨
明确: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2.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抑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
目标导学二: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一)走近作者
明确: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某某“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某某(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板书设计
竹里馆
王维
景 “幽篁”“深林”“明月”——宁静闲适
人 “独坐”“弹琴”“长啸”——淡泊惬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夸张 城静
点睛 思乡
逢入京使
岑参
夸张 乡愁思亲
点题 建功立业
晚 春
韩愈
描摹 晚春花草灿烂
拟人 珍惜春天和时光
可取之处
在朗读、听读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诗的内涵与意境,锻炼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的感情表露还有欠缺,要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强化训练。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课外古诗词诵读 PPT配套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