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 葡萄沟 优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1.葡萄沟
【课前解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地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沟的葡萄种类多、颜色美、味道甜、产量高,这里生产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关注课文:
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按时间顺序写了葡萄沟出产的不同水果,反映出葡萄沟生产水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突出了本文要描写的重点,引出下文。
第2自然段:介绍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品种多。通过写葡萄种植的环境,枝叶的样子,葡萄的颜色以及老乡的热情,表现出葡萄沟景美人美。
第3自然段:讲述了制作葡萄干的相关内容。为读者介绍了晾房修建的位置、样子,葡萄干制作的原理以及葡萄干的特点。
第4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概括,抒发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关注生字:
本课共有10个会写字,“份、坡、枝、收、城”是左窄右宽, “客”是上窄下宽,“市”是上宽下窄,学生书写时要把握整体结构的不同。要特别关注多音字“好、干、分”,可结合语境辨析字音。
关注插图:
本课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人们喜获丰收的场景,第二幅是维吾尔族的老乡热情招待客人的场景,这两幅插图分别和第2、3自然段某某,在学习时可让学生结合插图。
【教学目标】
1.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教学难点】
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产、份、坡、枝、起”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教师出示葡萄的图片,谈话:同学们喜欢吃这种水果吗?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它就是我国某地吐鲁番的葡萄沟。(出示课件3)
2.板书课题(板书;葡萄沟)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认识“沟”字。(出示课件4)讲解字义:与水有关,指人工挖掘的水道或一般的水道。引导组词:水沟、河沟、山沟等。
4.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出示课件5)
(1)一边听读,一边把生字圈出来,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边某某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2.学习本课生字。(出示课件6)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提醒“产、份、淡”是前鼻音。
(2)去掉拼音,学生齐读生字。
3.识记生字。
我们来分享分享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出示课件7)
(1)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区别“分(fèn)”与“份”两个字的意思不同,“分(fèn)”表示成分,如“水分、养分、成分”;“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分成三份、年份、月份、省份”。
(2)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如“枝一支、城一成、钉一顶”。
4.学习多音字“好、干、分”。(出示课件8)
(1)依次出示词语“好人 好客”“干活 干净”“分开 水分”等词语,帮助学生标注正确的读音。
(2)请学生齐读这几个词语。
(3)出示带“干”字的词语,学生朗读词语,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个步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的美,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我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读出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整个课堂是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多朗读,并做到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语,再从读中悟情。
三、不足之处:对于重点段落的讲解不够明显、突出。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设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重点并没有得到强化。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平铺直叙、没有重点。
四.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提高课堂上的敏感度,学习采用追问、启发式提问等多种方法拓展学生思维,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合格的语文教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 葡萄沟 优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