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4.14历史八年级全册测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4.14历史八年级全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4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2.下图漫画发表于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漫画中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的是( 3 )
A.割XX司地方一区 B.在XX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2 )
A.解除天京之围 B.推翻清朝统治
C.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D.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4.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破产,而太古、***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4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5.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2 )
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了解 B.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
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1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7.“女学生已开.经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2 )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8.近代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4 )
A.《XX条约》 B.《XX条约》 C.《XX条约》 D.《辛丑条约》
9.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1 )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10.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最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3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1.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香港、江西、XX和湖北等地相继爆发工人大罢工,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与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1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中共一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我们蹲的地方”?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 ——习近平
(2)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应该走什么道路?
(3)在党的历史上,中共一大、XX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请依次写出这些会议在组织上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4)哪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中国共产党为抗战的胜利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请再举一例反映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的重要贡献。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4.14历史八年级全册测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