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之浅见》 学习心得

本文由用户“daymare012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4-26 20:15: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之浅见》 学习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之浅见》

学习心得

*** 王芳

龚老师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之浅见》中提出学情分析是为教学设计中的学习主体(即学生)进行分析,包含对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分析。结合龚老师的论点,我还以所教授的英语学科为契机查阅和学习了相关文献,收获颇丰,现将学习心得简述如下。

学情分析是备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课前认真分析、课中仔细观察、课后及时小结三大主要阶段,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是老师为学生的学习进程把脉的过程。

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性、学习风格、年龄特点、学习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法,激发学习兴趣,从整体到个别,学情分析要涉及全部学习对象。

学情分析既需要工具性量化,也需要综合性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网络工具进行更为清晰直观的量化分析,如:问卷星、钉钉打卡、钉钉家校本等,但这些技术手段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以问卷星为例,不论是学生和家长在填写问卷时都会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和一些个人顾忌,因此,一手的调查结果也会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学情分析需要技术支出和综合分析的结合,对于明显偏差的学情调查,我们还需要多角度多方式来综合去判断测量。

学情分析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个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教材,关注学情,才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成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信息技术课中的学情分析之浅见》 学习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