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地理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选必二大题模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1.从三次产业角度分析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措施(P13)
第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
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第三产业:发展苗寨旅游;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销售产业。
改善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
2.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弱的原因?(P16)
①老工业产业结构单一,改革未能到位;②新产业发展动力不足;③人才流失;④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用地紧张等。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有哪些?
①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升级;②政府体制改革;
③加强自然生态的保护;④加强国际交流。
4.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具有哪些意义?(P22)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发挥地区优势,挖掘增产潜力;
②便于集中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③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④便于扩大农产品的商品生产,保证国家对某些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5. 为什么海南岛能成为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P23)
①我国处于热带地区的范围较小;
②海南岛纬度较低,全部位于热带,水热充足,适合热带作物生长。
6. 归纳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①海南岛有海水、沙滩、热带季某某等优质自然资源;有独特的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组合独特)
②岛上交通设施完备;③度假旅游的接待能力强;
④国家政策支持;⑤旅游市场广阔/离市场近。
第三章 区域合作
1. 为什么韩国制鞋企业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P72)
韩国(转出区):①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②政策优势减弱;
我国沿海地区(转入区):①政策优势提升;②相比韩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③海运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
2. 简述深圳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条件(P75)
①集聚多种功能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②地理位置优越,是多种交通运输线路的枢纽,海陆空交通运输便捷;
③加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④提供优惠的招商与贸易政策。
3.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P77)
有利影响:①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
③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④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⑤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②加剧环境污染;③占用农业用地;
④低等级产业利润空间小,产业升级慢。
4.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P77)
有利影响:①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
②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③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不利影响:①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②失业率上升。
5. 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P81)
自然原因: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不均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③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社会经济原因: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③春季农业用水量大。
6.针对水资源不足,提出解决的措施。(P81)
开源:①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调蓄水源;②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③沿海地区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节流: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②防止水体污染;③提高水价;
④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水;⑤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7.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87)
对输入地:
有利影响:经济效益:①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②改善气候条件,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③回补地下水,减缓地面沉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利影响:调节河流径流量,削峰补枯,减少旱涝灾害。
13.洞庭湖面积萎缩的原因(P98)
自然原因:河流携带上游泥沙,在湖床淤积;
人为原因:围湖造田。
14. 简述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巴基斯坦两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P110)
对中国:1.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运输安全;
2.缩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3.扩大西部商品输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4.改变中国西部的闭塞格局,打开印度洋海上出口;
对巴基斯坦:1.促进巴基斯坦对外贸易;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3.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4.通过输油管线建设,带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5.带动西南部港口的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地理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选必二大题模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