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职工劳动保护管理措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职工劳动保护管理措施
1.职业病预防措施
(1)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4)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5)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6)对可能发生急性只有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 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放泄避险区。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8)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9)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经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检查、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10)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只有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
(1)高处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滑工作鞋
(2)有碎屑飞溅的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防异物伤害护目镜、一般性工作服
(3)水上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防滑工作鞋、救生衣(服)、安全带、水上作业服
(4)地下挖掘建筑作业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塞栓式耳塞、减震手套、防砸安全鞋、防水工作服(包括防水鞋)
(6)车辆驾驶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一般性的工作服、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或面罩防异物伤害护目镜、防冲击安全头盔
(7)接触使用锋利器具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一般性的工作服、防割伤手套、防砸安全鞋、防刺穿鞋
(8)操纵转动机械手套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护发帽、防异物伤害护目镜、一般性的工作服
(9)铲、装、吊、推机械操纵
配备的主要劳动保护用品:一般性的工作服、防尘口罩、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或面罩、防异物伤害护目镜、防水工作服(包括防水鞋)
3.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按要求正确配戴安全帽。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2).国家标准中规定佩戴安全帽的高度,为帽箍底边至人头顶端(以试验时木质人头模型作代表)的垂直距离为80~90mm。国家标准对安全帽最主要的要求是能够承受5000N的冲击力。
(3).要正确使用安全帽,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一般约40~50 mm),帽衬不得轻易松脱或颠动摇晃。领取安全帽时应立即检查,发现有缺衬缺带或破损的安全帽应立即更换,不准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安全帽。
(4).使用安全带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当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更换,换新绳时要加绳套。使用3m以上的长绳要加缓冲器。
(5). 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严禁只在腰间佩戴安全带,而不在固定的设施上拴挂钩环。
(6).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使用两年后要做抽检,抽验过的样带要更换新绳。
(7).悬挂在施工现场的水平网内不得存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7)采用隔震措施,装设减振器或设置减震垫层、减轻震源声及其传播;
8)采用阻尼措施,用一些内耗损、内摩擦力大的材料涂在金属薄板上,减少其辐射噪音的能量;
9)定期进行体检。
(5)沥青作业卫生防护措施
1)装卸、搬运、使用沥青和含有沥青的制品均应使用机械和工具,有散漏粉末时,应洒水,防止粉末飞扬;
2)熔化桶装沥青,应先将桶盖和气眼全部打开,用铁条串通后,方准烘烤,并经常疏通防油孔和气眼,严禁火焰与油直接接触;
3)从事沥青或含沥青制品作业的工人应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并根据季节、气候和作业条件安排适当的间歇时间;
4)熬制沥青时,操作工人应站在上风方向。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职工劳动保护管理措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