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温暖教育 惠及流动之花小学教育惠民服务创新做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温暖教育 惠及流动之花
——***教育惠民服务创新做法
***现校舍始建于1997年,当时处于寿光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兴盛时期,九巷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村委投资300万元建设五层教学楼一栋,1998年通过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曾是一所城区名校。
九巷村地处圣城街道最西边,临近寿光市国际商贸城和寿光市蔬菜物流园,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村内住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与此同时,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年轻的孩子家长一般都在城区购买了商品房,在家居住生活的越来越少。
学校现有学生399人,其中300人是外来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42.6%,遍布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还有24名少数民族学生(满族18人、蒙古族4人,朝鲜族、彝族各1人),一名非洲裔的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如何让他们来到学校之后找到“家”的感觉,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圣城街道九巷小学党支部倡导“温暖”教育,把学校当成“家”来经营,确立了“温暖童年心 幸福人生路”的办学理念,力求通过暖心的惠民服务工作,办好有温度的教育,成就家门口群众满意的好学校。
一、心理按摩 情暖“流动之花”。
一是心理辅导解心结。学校随班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多,有的有了困惑无人诉说,有的被寄养在校外辅导班,有的进入青春期。鉴于此,学校建立“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组织人员开发了校本教材《为生命导航》,推行教师全员导师制,并将心理健康课纳入课程表,定时间、定内容为孩子释流减荷、排忧解惑。
二是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引导、尊重、理解每个孩子,为他们创造快乐、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是体验父母工作,增进亲子感情。发动家长义工,组织孩子们到寿光市物流园了解蔬菜、瓜果如何检测、打包、运输,培育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美好情感,让他们体验到父母劳动艰辛。
二、贴心呵护,关爱“流动之花”
一是注重习惯养成。九乡小学现有外来务工子女240人,来自东三省、内蒙、天津、**_*。为此,该校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拟定了“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等教科研课题,让教师共同探究问题,共同分享经验。提出了培养“行为自律,心理自强,生活自理”的新型人才的目标,开展“我当一天小主人”、“家务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行为习惯得到强化。
二是开展困难资助。学校少先队为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建立了贫困生档案,成立“爱心乐捐 助梦飞翔”基金,开展了“金秋资助”、慈善捐助等活动,目前已有60名贫困学子获得总计2万捐助。同时,学校通过社会爱心捐助与网络众筹相结合的形式,募集救助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少年儿童缓解学习方面的经济压力。每学期初,发动全校师生奉献爱心,将自己家里衣物、书籍、学习用品等,送给贫困学生,解决贫困学生后顾之忧。
三是丰富文体活动。实施科技进校园计划,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在科技教育上实现了课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成立了足球队、跆拳道队、腰鼓队、管乐队和美术兴趣小组,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校内外艺术教育的开展,在艺术教育上实现课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聘请文艺协会会员、书画协会会员、学生家长、“五老”人员及优秀大学生等校外资源为志愿者辅导员,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为进城务工子女精心辅导,确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开展组织学生到市牡丹园观察牡丹、芍药等花卉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感。组织他们深入驻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义务清扫、梳头洗脸、献歌献舞,培养他们厚仁贵和、敦亲重义的美好情感。
配餐服务
社团活动
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家长意见50余条。在学校门口东侧传达室设立“惠民服务站”,每周五下午放学、周日下午上学时间为家长接待时间,校长与当日值班的5名干部全程跟靠,及时解决家长反馈的问题。政教处干部每周随机抽取每个班级的5名学生,进行电话随访,真实了解家长建议。校长电话发送到所有家长群,学校李校长每周至少接听3人次以上的家长电话,及时解决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
7、举行校长接待日。党支部把每周五设立为“校长接待日”, 实行提前预约制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九巷小学党支部立足从温暖出发,服务学生和学生家长,不仅成就老师、学生和家长,也成就学校。先后被评为寿光市 等荣誉称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温暖教育 惠及流动之花小学教育惠民服务创新做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