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
1.路基工程
1.1路基路面主要病害
1.1.1路基自身主要病害:
(1)路堤不均匀下沉、路面开裂;
(2)桥头及台背跳车;
(3)挖方路堑弯沉值达不到要求;
(4)上下边坡滑塌;
(5)排水系统不畅造成积水或冲刷等;
(6)防护砌体工程倒塌,涵洞通道塌垮等。
1.1.2路基路面主要病害
因路基质量造成路面早期破损:
(1)压实度不足或软基处理不合格引起路堤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开裂或波浪形;
(2)桥头台背回填质量不合格造成跳车和路面破损;
(3)石质路堑超挖部分回填料不合格形成软弱夹层致使路面破损;
(4)挖方路堑的渗沟质量不合格,地下水浸泡造成路面破损;
(5)填挖交界处台阶未挖至实地或施工便道未处理彻底造成不均匀下沉引起路面开裂。
l.2路基的压实度控制
路基的压实度控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压实度不足的现象。造成路基不均匀下沉,路面开裂等病害,使工程建设费用及养护成本大幅度提高。具体要求如下:
(1)要严格控制填料的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真实性,同时应加强现场的压实度检验。
(2)严格控制填筑厚度,要在填筑工作面上打出方格,根据层厚计算每格卸土数量,以保证不会超厚。
(3)填方路堤的宽度要保证,要按设计要求超宽30cm以上,否则下边坡的防护会存在贴坡现象,雨水渗入将造成滑塌。
1.3填挖交界处的处理
填挖交界处往往是路基不均匀下沉及路面开裂病害多发点。
具体施工要求:
(1)纵向填挖交界处台阶一定要挖到实处;
(2)施工便道等位置要一次性填筑及碾压到位;
(3)横向半填半挖处的临时堆土容易成为压实度不足的死角,要特别引起重视和处理到位。
1.4桥头及台背的回填
桥头及台背的回填是引起跳车最多的部位,而这些部位的回填质量又是最难控制的。在填筑路堤时往往不能同时完成,留下接合部位的松土处理不到位,造成不均匀下沉。
具体要求:
(1)要用透水性材料回填,最佳选择是砂性土,更容易保证压实度;
(2)将路堤与台背接合部的松土挖除至压实部位,形成台阶状;
(3)严格控制每层的填筑厚度,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
(4)配备小型夯实机具。
1.5挖方路堑的处理
挖方路堑分为土质路堑和石质路堑。
(1)土质路堑:一般情况下土质差的路堑均要换填,土质较好且含水量不高的则应开挖后重新碾压填筑,处理深度要达到80cm,否则路床的弯沉值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2)石质路堑:要注意路槽的平整,超挖不能太多,超挖部分不得用土回填,否则易形成软弱夹层使弯沉值达不到要求,必须用石渣或碎石找平。
路槽下应增设纵横向的渗沟以降低地下水。
1.6排水及防护工程
水是影响公路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能处理好地下水,排好降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路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1)施工过程中的排水系统要相对完善,如挖方段的截水沟、填方路堤的路拱、临时排水沟等均要及时施工;
(2)上边坡的防护工程要紧跟开挖,不得滞后太多,要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由于防护不及时雨水渗入边坡易引起塌方;
(3)要注意砌体防护工程砂浆的强度和养生及砂浆的饱满;
(4)要注意排水系统与自然水系的衔接,防止水土流失。
1.7涵洞的施工质量
涵洞的施工质量控制往往被忽视,存在砌体砂浆不饱满、进出口整体性差等质量通病,造成较多的质量隐患。出现洪水从涵洞进出口及砌体缝隙中涌入将墙背填土冲空后产生坍塌,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车。
要加强涵洞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工作,明确质量责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素要及时采取措施;
(5)要注意防水板的完整性,防止施工过程中使之破损,要保证排水盲沟的畅通;
(6)强制性要求:在掌子面与二衬台车之间铺设一条钢管通道:其内径至少600mm且内部应抛光,厚度应有10mm以上,每节长度以拆装及移动方便为宜。
3.3隧道的动态施工
(1)要组织专门的动态监控队伍、上岗培训;
(2)施工必测项目:地表沉降、开挖面的围岩描述记录、拱顶下沉及围岩收敛,测点的动态布置;
(3)数据整理传递: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发现问题应及时报警并定期汇总上报;
(4)围岩变化要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和二衬的设计厚度;
(5)洞口段的围岩变化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仰拱的长度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